刑事案例分析

刑事案例分析

ID:41243360

大小:65.6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20

刑事案例分析_第1页
刑事案例分析_第2页
刑事案例分析_第3页
刑事案例分析_第4页
刑事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事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刑事案例分析第一章刑法的效力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案例一【分歧意见】1.本案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虽然本案的被告人和受害人均系不同国藉的外国人,但按照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适用我国刑法。2·本案发生在我国领域内,但被告人是外国人,适用被告人所属国刑法。3.本案发生在我国领域内,但被害人是外国人,按照保护管辖原则,适用被害人所属国刑法。案例三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刑法对地域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效力。各国刑法和国际法中采取的刑事管辖权原则主要有:(一)属地原则:地域。(二)属人原则:国籍。(三)保护原则:利益。(四)普遍管辖原则:国际条约。(

2、五)折衷原则。属地(主)+属人+保护+普遍管辖.2.阿某犯罪所在地是在我国的某师范大学体育场,属于我国领域内。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本案的被告人是外国人,但不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交人员,应当按照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追究行为人故意伤害罪(致死)的刑事责任。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注意:刑法第六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的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案例二:刑法第七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刑法第七条第2款规定:但是,按照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本案中,赵某为中国公民,同时按照刑法对故意伤害致死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按照属人原则,我国有权对赵某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由于其特殊身份,在国外犯触犯我国刑法的犯罪行为,一律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第十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国外已

4、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赵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轻或免除刑法处罚。案例三: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首先,李某伪造我国货币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的货币管理制度,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为伪造货币罪,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其次,李某所在国刑法即韩国刑法也将伪造货币行为规定为犯罪。因此,李某伪造我国货币的行为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保护原则所规定的适用条件,对李某可以适用我国刑法.案例四我国《刑法》第9条规定:“对

5、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在本案中,阮某虽为无国籍人,且其进入我国境内也不是为了从事毒品犯罪,但是根据普遍管辖原则,我国有权对阮某行使刑事管辖权。除毒品犯罪外,我国可以行使普遍管辖权的犯罪还有:反和平罪,反人道罪,战争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罪,人口罪,海盗罪,洗钱罪,恐怖活动罪等。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16案例五刑法的溯及力,是指新的刑事法律对于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一)从旧原则。(二)从新原则。(三)从新兼从轻原则。(四)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刑法

6、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注意:如何比较法定刑被告人的行为发生在1997年10月1日之前,旧刑法按流氓罪定罪处罚。犯流氓罪的,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现行刑法第23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5年以下期徒刑。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法定刑要低于流氓罪的法定刑,依照从旧兼从轻的原则,适用现行刑法。

7、第二章犯罪主体与主观方面第一节犯罪主体案例一【评注】刑事责任年龄,它是指刑法中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到的年龄.在刑法17条中,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年龄阶段:1绝对无责任年龄阶段刑法第17条规定,无论实施什么样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年龄不满14周岁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2相对有责任年龄阶段刑法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是相对责任年龄阶段,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3完全负责任年龄阶段刑法17条第一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