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

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

ID:41249335

大小:228.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8-20

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_第1页
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_第2页
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_第3页
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_第4页
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2010最新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最新版MBA《质量管理学》案例集质量在中国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今中国的质量管理实践,有必要对已知的质量管理的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质量的性质。在古代,质量管理只是应用于手工业。手工业在当时包括了许多行业,如冶金、车辆、船舶、纺织和皮革、陶器和木器、武器、乐器和建筑,等等。如《左传》中“陈公13年”(周朝编年史)所述:“祭祀和战争是国家最重要的事务。”严格的质量控制最初首先是在那些用于祭祀和战争的产品上开始应用的。商朝和周朝所制造的青铜器、编钟和剑的高质量举世闻名,这也是当时对质量的重视的具体证据

2、。  中国的古代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封建主特别是皇帝所拥有的作坊。(为简单起见,我们将这种作坊称为“官办作坊”)。这并不意味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没有民间的手工业品。但无论是规模、技术复杂程度或是管理,民间手工业都无法与官办工业相媲美。民间手工业主要表现为小型的家庭作坊。为了创办这样一个事业,一个家庭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承受巨大的风险。朝代更替的混乱时期,这种风险就更为巨大。缺乏官方的保护,个体作坊常常过于弱小而无法生存。另一方面,官办作坊得到了每个朝代统治者的承认和重视,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实力。作为官办作坊

3、延续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制度几乎原封不动地得到了存续,随着时代的变迁只是有一些微小的变化。这有助于解释贯穿中国3000年封建历史的质量管理制度的连续性。  在这一古老的质量管理制度中,有三个根本的方面值得探讨,即其内容、局限性以及对于未来的启示。  内容。关于中国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有四个主要点必须指出:  概念。从最初开始,中国的质量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在一个明确的质量概念基础之上的。在公元前403年的《考工记》(有关产品检验的记载)中叙述到:“天有时,地有能,物有美,工有技,综上述

4、,质为果”。认为质量是许多影响因素的结果的这一认识反映在了以后时代的作坊的实践中,其中也包括了劳动分工与协作以及管理概念的应用方式。  培训。该制度非常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在封建制度下,中国的工人作为一个阶级从未得到过很好的待遇,也未获得过较高的社会地位。事实上,在早期的朝代中的工匠是奴隶。虽然如此,皇帝常会造访他们的作坊以检查他们的产品质量,并询问他们的技术和技能。随着奴隶制的逐步废除,官办作坊开始使用招募的方式来补充工匠。秦朝以后的许多朝代都采用了这种招募办法。在奴隶制时代,官办作坊的工匠们被强迫生活在

5、一起,以便于其上司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招募来的工匠则在开始时就具备相对较高的技术能力,而集中生活使得他们可以通过传授和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技艺。此外,这种集中的安排使得官方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和规则更加容易推行,保证了产品的合格和优质。  标准。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度量衡制度以来,以后的朝代都颁布法律和规章来推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这大大促进了全国所有行业中质量控制的统一实施。例如,根据编于公元635年~640年的《唐律疏议-杂律门》的记载唐鲁肃毅、查吕门编于公元635年~640年的《大唐律介及其它类目》的记载,法

6、律规定测量工具必须每年八月进行检验,只有经过检验、带有印记的方可使用。进一步地,标准化的概念远不限于在测量工具上的应用。通过零部件互换性的导入,标准化的应用还扩展到了生产过程以及工业产品本身上。著名的秦陵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由部件组装而成的。  下表列出了从公元前403年(周朝)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王朝)末年保存下来的涉及质量管理的典籍。所有这些书籍均编辑有工业标准和规范。表中最后一项列出的《天工开物》,是一本特别重要的中国技术著作,深受闻名于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博士的赞赏。  责任。这一体系对于

7、相关责任规定的非常严格。从周朝以后,中央集权的国家就对整个手工业品生产过程实施了一套中央质量控制体系。从行政部门一直到地方作坊,从事生产事务的各种机构都任命了专门的官员来负责管理。这些官员,与工匠一道对产品的质量负有责任。为此目的,早在周朝就规定了制品必须刻有制作该产品的工匠和负责官员的姓名的独特措施,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朝代。若有人制造了劣质的产品,便可以将其追查出来并施之以相应的惩罚。为了公正和公平起见,还设计了一套产品检查制度,其中包括了过程中的互查、巡查和最终检查。一种抽样检验方法被发明出来并成

8、为了这一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质量管理,尽管在早期十分原始,但在其后的发展中,变得相当系统和有效。  局限性。这一制度有其局限性。在从周朝到清朝的3000多年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控制产业的基本组织结构也同样如此。这些产业大体上是官办官僚管理的工商业的集合。尽管这些工商业不面对竞争且受到国家政权的保护,但其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还是相当的严格。可是,由于所有的产品要么是作为宫庭的奢侈品之用,要么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