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

【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

ID:41249939

大小:5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0

【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_第1页
【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_第2页
【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_第3页
【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_第4页
【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案(新人教A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教案〕1.3算法案例――-秦九韶算法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的同时,进一步体会算法的特点。(2)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秦九韶算法的思想。(2)难点:用循环结构表示算法的步骤。教学基本流程(1)设计算法,求具体多项式的值(2)改进算法,提高运算效率(3)介绍秦九韶算法,求一般多项式的值(4)用循环结构表示秦九韶算法的关键步骤(5)对秦九韶算法和算法本身的特点进行小结教学情景设计一、新课引入在数学的发展史上,从公元前2、3世纪公元14世

2、纪,中国的数学虽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落,但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是世界数学的中心。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秦九韶算法就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枝奇葩。今天这节课我们领略秦九韶算法的魅力。二、问题设计问题师生互动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w@163.com第5页共5页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问题设计意图(1)设计求多项式当x=5时的值的算法,并写出程序。使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问题本身及其算法。S提出一般的解决方案,如:x=5PRINT“f=”;fENDT点评:上述算法一共做了15次乘法

3、运算,5次加法运算。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不通用,不能解决任意多项式求值问题,而且计算效率不高。(2)有没有更高效的算法?帮助学生建立改进算法、提高计算效率得意识。T:计算x的幂时,可以用前面的计算结果,以减少计算量,即现计算,然后依次计算的值。这样计算上述多项式的值,一共需要多少次乘法,多少次加法?S:9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T:第二种做法和第一种做法相比,乘法的运算次数减少了,因而能提高运算效率。而且对于计算机来说,做一次乘法运算所需的时间比做一次加法运算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因此第二种算法能更快的得到结果。(3)能否

4、探求更好的算法,来解决任意多项式的求解问题?进一步探索具有一般意义的算法。T引导学生把多项式变形为: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w@163.com第5页共5页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并提问:从内到外,如果把每一个括号都看成一个常数,那么变形后的式子中有哪些“一次式”?x的系数依次是什么?S:共五个一次式,x的系数依次是:(4)若将x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式子中,那么求值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归纳总结。原多项式x的系数2-5-43-67运算10251055402670+变形后x的“系数”2521108

5、53426775最后得系数2677即为所求的值。让学生描述上述计算过。S:将变形前x的系数乘以x的值,加上变形前的第2个系数,得到一个新的系数;将此系数继续乘以x的值,再,加上变形前的第3个系数,又得到一个新的系数;继续对新系数做上面的变换,直到与变形前的最后一个系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系数为止。这个系数即为所求多项式的值。T:这种算法即是“秦九韶算法”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w@163.com第5页共5页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同时介绍秦九韶的生平。(5)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的值,与多项式组成有直接关系

6、吗?用秦九韶算法计算上述多项式的值,需要多少次乘法运算和多少次加法运算?引导学生分析秦九韶算法的特点。教是引导学生发现在求值过程中,计算只与多项式的系数有关,让学生统计所进行得乘法和加法运算次数。S:共做了5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6)秦九韶算法适用于一般的多项式的求值问题吗?说明秦九韶算法的通用性。T:怎样用秦九韶算法求一般的多项式的值?S:先将多项式变形为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T引导S思考:把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成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的问题,即求: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w@163

7、.com第5页共5页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值的过程,共做了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S:n次乘法运算,n次加法运算。(7)怎样用程序框图表示秦九韶算法?引导学生认识秦九韶算法中的循环过程,并用算法的循环结构来表示这个过程。T:观察秦九韶算法的数学模型,计算时要用到的值,若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递推公式:这是一个在秦九韶算法中反复执行的步骤,可以用循环结构来实现。S:画出程序框图。(8)小结:通过对秦九韶算法的学习,你对算法本身有哪些进一步认识?进一步体会算法的特点。T引导S思考、讨论、概括。小结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8、1)算法具有通用的特点,可以解决一类问题;(2)解决同一类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但计算的效率是不同的,应选择高效的算法;(3)算法的种类虽多,但三种逻辑结构可以有效的表达各种算法;等。(9)课后作业:习题1.3A组第2题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w@1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