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反思 匆匆

案例反思 匆匆

ID:41252298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案例反思 匆匆_第1页
案例反思 匆匆_第2页
案例反思 匆匆_第3页
案例反思 匆匆_第4页
资源描述:

《案例反思 匆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匆匆》阅读教学案例及反思涉县更乐镇又上学校李志栋《匆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二册语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给我们以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教学过程:一、初读文章,整体把握。自读课文,试着看看作者的心声是什么?他想要告诉我们大家什么?(初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内容)相互交流。二、深入文章,品词析句1、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章,贴近作者的心,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悟、理解。并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2、2、师生共同交流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渗透朗读的指导。三、回归整体,诵读品味1、让学生再一次交流作者的心声。并体会着自读课文。2、带着感悟,朗读全文。四、通读文章,反思延伸。请同学们试着把这篇课文给你的启迪、感触和收获写一写。(相互交流)教学反思:一、不少佳文妙作,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一经解说反而意境全无。我觉得《匆匆》就是这样的文章。该文章文质兼美,在课堂上力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而让学生感悟到语言的美,就得靠读。“朗读也是一种表达,一种特殊的表达”因此,在课堂中我们将朗读训练贯穿在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将整体

3、读与重点读相结合;默读思考、自读感悟与吟咏朗诵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感悟,去与作者行进心与心的交流,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同时也培养了语感。二、读不仅是一种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目标部分,也特别强调读者自身的个性体验。同一作品,读者的阅历不同,经验不同,性格不同,心情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力求使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三、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读写结合,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阅读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外化的表达。当学生阅读达到高潮时,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用笔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写下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水乳交融,发挥更大的整体效益。邮编:056404单位:河北省涉县更乐镇又上小学姓名:李志栋电话:3782629《匆匆》阅读教学---案例及反思更乐镇又上学校2005.1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