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四经原文

内功四经原文

ID:41254375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内功四经原文_第1页
内功四经原文_第2页
内功四经原文_第3页
内功四经原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功四经原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內功四經——神運經   總訣四章            練形而能堅,練精而能實,練報導而能壯,練神而有飛.固形氣.以為縱橫之本;萃精神,以為習騰之基.故形報導勝,能縱橫;精神斂,能習騰.    右第一章言神運之休    先明進退之勢,複究動靜之根,進先伏而後起,退方一合而即動.以靜為本,故身雖疾,而心自暇,靜之妙,當明內外呼吸之間.縱橫者,勁之橫豎;飛騰者,氣之深微.    右第二章言神運之式    擊知者,有用形\用氣\用神之遲速;被攻者,有仆也、怯也、索也之深淺。以形擊形,自到後而乃勝;以氣擊氣,手方動,而不謂;以神擊神,身未動,而得入。形受形攻,形傷而仆於

2、地;氣受氣攻,氣傷而怯於心;神受神攻,神傷,而索於膽。    右第三章言神運之用    縱橫者,肋中開合之式;飛騰者,丹田呼吸之間。進退隨手之出入,來去任氣之自然。氣欲露而神欲斂,身宜穩而步宜堅,既不失之於輕,複不失之於動。探如鷹隼之飛,疾若虎豹之強。    右第四章合言體用之意    山不汗則崩,木無根是倒,水無源則涸,功夫亦然。學者欲用神運經,必須內功、納卦、十二大勁,周身全局方可學此。否則不惟無益,而且有損。凡用此功,必須騎馬式,穩住周身全局,一呼則縱,一吸則回。縱時兩足齊起,回時兩足齊落,此法永不可易。然用勁,又因敵佈陣,當有高低、上下、遠近、遲速、虛實

3、、大小、變化不一。剛柔動靜之間,成敗得失之機,在是焉。欲善用勁,須動步不動心,動身不動氣,心靜而步堅,氣靜而身穩,由靜而精,自得習騰變化矣。蓋知靜者神緩而眼疾,心緩而手疾,氣緩擊步疾。蓋因外疾而內緩,外柔而內剛,知體用之妙也。所貴者,以柔用剛,方是真剛,以柔用疾,方是真疾,此中定靜妙奧之用,得之於象外,非可以形跡求也。學者務要深詳參究,久而久之,神運之法自能悟其妙理。    神運既明,請再言內功十二大力法。    一曰底練穩步如山   二曰堅膝屈直似柱  三曰襠胯內外湊集   四曰胸背剛柔相濟  五曰頭顱正側撞敵   六曰三門堅肩貼背  七曰二門橫豎用肘   八

4、曰穿骨破彼之勁  九曰堅骨封彼之下   十曰內掠敵彼之裏  十一曰外格敵之外   十二曰撩攻上下內外如一矣   內功四經——納卦經  乾三 頭肩法乎天乾,取其剛健純粹。 坤三 足膝法乎地坤,取其鎮靜厚載。 評曰: 陰陽合德,氣發四體,備乾健坤順之德,當其靜也,陰陽所存,無跡可見,及其動也。看似至柔,其實至剛,剛柔互運,無端可尋。是謂陰陽合德,故取諸乾坤也。 凡一出手,先視虎口穴,前頜用力,正平提起,後脊背用力塌下,真氣來時直沖尻尾長強穴,穀道著力提住,由脊背上升至頂,由百會轉過昆侖下印堂,貫兩目而至鼻,其氣欲從鼻孔彙時,即便吸入丹田,兩耳下各三寸六分之象眼穴用力

5、向下截住,合周身全局之力守之,用之久久自知其妙也。 凡一用步,兩外虎眼極力向內,兩內虎眼極力向外,委中大筋,竭力要直,兩端骨複竭力要曲,四面相交,合周身之力,向外一扭,則湧泉之氣,自能從中透出矣。 巽三 肩背宜於松活,乃巽順之意。 兌三 襠胯宜於靠緊,須現兌澤之情。 塌肩井穴,須將肩頂頭正直落下,與此肩骨相合。曲池穴比肩頂骨略低半寸,手腕直與眉齊,背骨遂極力貼住,此是豎勁,不是橫勁。以豎則實,以橫則虛。下肩井穴,自背骨直至足底,故謂之豎。右臂則收左臂之勁,自骨底以意透於右臂,直達兩扇門穴,故謂之橫。兩勁並用而不亂,元氣方能升降自如,而巽順之意明矣。 艮三震三 艮

6、象曰: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其義深哉!胸欲竦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動莫測。 評曰:震上艮下曰頤,為平為止。手止,人震動也;足止,中開胸自襠皆虛如四陰,則內剛外柔,如頤中有物能噬嗑,則物不能阻隔矣。取諸頤小過,艮下震上,雷在山上震驚百里,令人不及掩耳。足下屹立如山,震為足,為動也。 肋者,協也,魚腮也。胸雖出而不高,雖閉而不束,雖張而不開,此中玄妙,難從口授。用力須以意出,以氣騰,以神足,則為合式,非出骨肉之勁也。用肋一氣之呼吸,為開閉。以手之出入為開閉,以身之縱橫為開閉。高步勁在於足,中步勁在於肋,下步勁在於背,自然之理也。 坎三離三 坎離之卦,乃身內之義也。可

7、以意會,不可言傳。心腎為水火之象,水宜升,火宜降,兩相既濟,水火相交,真氣乃萃,精神漸長,聰明且開,豈但勁乎! 練神練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內功四經——內功經  內功經:學醫道者,不可不明乎經絡,何況習內功乎?若不明脈絡,猶習射而操弓矢,其不能也決矣。能內景遂道,返觀而以察之,則體用兼備矣。 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 氣納丹田,沖起命門,引督脈過尾閭,由脊中直上泥丸,下人中齦交,追動性元,引任脈降重樓,而下返氣海。兩脈上下,旋轉如園,前降後升,絡繹不絕也。井者,足少陽膽經,肩上陷中之肩井穴也。池者,手陽明大腸經,屈

8、時橫紋頭陷中之曲池穴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