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ID:41257583

大小:320.89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8-20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_第1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_第2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_第3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_第4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4.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纲概览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哲学的派别这一主线,重点考查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判断类选择题为主。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以判断类题目考查为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考查其实践性。考向定位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特别提示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要回答的哲学基本问题,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有

2、着很大的差异。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特别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

3、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

4、意识决定物质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积极意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缺陷: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积极意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②缺陷: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并把世界的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

5、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特别提示并非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不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见,真正的哲学不等于科学的哲学)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6、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特别提示唯心主义,就其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说都是错误的。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那就是看到和肯定了人的意识的巨大能动性和对物质的反作用。其错误在于把这种能动性和反作用过分夸大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的本原(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世界处于何种状态”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7、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是同一性”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不对的,但我们要注意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从一个个的片面认识开始的,最后才形成全面的、整体的认识。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应理解为对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否定。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形态例1[2011·广东卷]“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C

8、[解析]C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