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

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

ID:412618

大小: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7-30

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简爱与伯莎:《简爱》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辛酸的成长史促使她对“简爱”的不幸命运刻画地淋漓尽致。在小说《简·爱》中,她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此作了描绘,小说中主人公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舅母家伙总,经常挨打受骂,精神和肉体都受到严重摧残。后又被狠心舅母送去劳渥德慈善学校,而小说中可爱的小姑娘海伦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海伦也早早死于痨病,与病死的姐姐相仿

2、。夏洛蒂·勃朗特虽然一生仅写了四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利》和《维莱特》,其中《教师》在她去世后才出版),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主题,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和情节都与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题加上抒情笔调,这是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基本特色

3、,也是她对后世英美作家的影响所在,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问题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一说到《简·爱》人们往往会想到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女主人公不畏男权、不惧权势,轻视金钱地位,敢于正视自己的人生,抱着为自己一生负责的态度积极生活,勇敢反抗命运的崇高精神久久徘徊于读者心间。简爱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她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笔者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让人觉得很

4、遗憾,但是笔者依然认为8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美好的--那就是尊严和爱。因此,一旦提及《简·爱》一书,女主人公的光辉形象始终熠熠生辉,以至于现如今依然绽放着不朽的光芒。可是同为女性形象的另一个人物——疯女人伯莎·梅森却往往被世人所忽视,这个隐藏在桑菲尔德顶楼上的疯女人究竟是种什么象征意义?然而作者既然创造了这个人物形象也必然有其深意。在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人物形象的构成的后面,原是有着作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创作意图在引导,我相信我们可以把疯女人作为一个窗口,或者一条打开的门缝,借此窥探女作家执笔构思时

5、的创作心态。不是从疯女人看简·爱,也不是从疯女人看罗切斯特,而是从疯女人看女作家。这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心态,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并非无关宏旨,像过分强调接受美学的评论家、或者结构主义评论家所以为的那样。仅就对伯莎的评介和诠释而言,以1979年为界,大致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1979年以前的研究往往以简和罗彻斯特为中心,对隐身阁楼的伯莎的论断往往过于简单、草率、武断。要么加以边缘化,让其游离于中心之外,用以铺垫、陪衬和凸显中心人物之用;要么加以妖魔化,对其贴上诸如“恶魔”、“吸血鬼”、“疯女

6、人”、“弃妇”、“变态者”等一个个十恶不赦的标签。到了1979年,伴随着女权主义批评家吉尔伯特和库巴合著的《阁楼里的疯女人》一书的面试,上述局面才得以改观。《阁楼里的疯女人》为人们洞开了那间阁楼的一扇“天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人们藉此从不同层面对伯莎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尤其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进行剖析的居多)。于是,这位被囚阁楼、身处暗室的孤独女人的重要价值渐渐地凸现了出来,该形象背后所潜藏的丰富寓意也随之被剥离开来。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伯莎被诠释成了简的灵魂。从而也引出了笔者作此文的目标,

7、就是谈谈伯莎与简爱在《简·爱》一书中的结合之处,以及在书中各自所演绎的形象色彩。也许许多人会认为疯女人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也或许认为她只是单纯的疯而已,笔者认为伯莎的存在并非如所见的那么肤浅,同时简爱也并非读者所见的那么只是凭着强烈的自尊,单纯地反抗男权、反抗不公的命运。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8《简·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简爱这个孤苦伶仃、为争取自由、幸福和人格平等而用于抗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形象。在这一具有坚强、自由、激越的个性形象身上所展现的余额藏在人类内心高尚而美好的人性力量,贯彻

8、全书始终,成为深深吸引广大读者的永恒魅力。而另一个与简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伯莎·梅森,由于其在书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作者在她身上着的笔墨也不多,甚至没让她开口说过一句话,人们往往忽略她的存在,认为她只不过是一个疯子,是书中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然而伯莎·梅森这个蓬头垢面、形同野兽的疯子形象,对于《简·爱》全书的人物性格塑造和推动主题意蕴深化有着积极的意义。纵观外国文学画廊,自19世界至20世纪,许多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创造了“疯女人”这类特殊的形象。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