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

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

ID:412722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30

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_第1页
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_第2页
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_第3页
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_第4页
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专业班级:汉语言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鲁迅先生曾赞誉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研究者也把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冯至的抒情诗上,尤其是他的《十四行集》,更成为大家反复解读论断的焦点。的确,在冯至88年的生命历程中,写作数量最多的是抒情诗,四部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十年诗抄》中,最能代表他的辉煌成就的也是《十四行集》,它是诗人步入中年所攀上的思想和艺术的巅峰。作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风格独树一帜的诗人,冯至的卓

2、尔不群还体现在他早期创作的四首叙事诗上。这几首诗作者自己并不看重,处在众多的光彩夺目的抒情诗的遮蔽之下,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研究冯至的文章虽多,提及这几首叙事诗的文字却很少,把它们作为专题来论述的更是不多见。造成了冯至研究中的一个盲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20年代的中国诗坛正处于叙事诗匮乏的阶段,冯至的这几首诗本身就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意义。朱自清先生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同时选录了其中的三首:《吹箫人的故事》、《帷幔》和《蚕马》(未入选的是《寺门之前》),共三百余行。这在新诗发凡的年代,特别是这本经典式的选本中是绝无仅有的。朱自清先生还在诗选的“诗

3、话”中评价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就诗的思想内容而言,它们不仅体现了“五四”精神,还蕴涵着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更为幽远的永恒叩问。在艺术上这几首诗也有值得研究的“独步”之处。7冯至的现代叙事诗创作,最早的是发表在1925年《浅草》季刊一卷四期上的剧诗《河上》和长篇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1926年,又在《沉钟》合订本第一册上,发表了《寺门之前》。1927年,诗集《昨日之歌》出版时,诗人将这二首作品和其后创作的另外二首叙事长诗《帷幔》、《蚕马》放在一起,收入诗集的下卷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冯至二十年代的现代叙事诗创作,基本上集中于1925年到1927年这几年间。尽管从创作时

4、间上看,诗人的叙事诗创作活动确实显得有些短暂,但正是诗人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为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的成熟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并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规范。冯至的叙事诗对于悲剧的表现所达到的深度在当时诗坛上是极为少见的。他的叙事诗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他同时也是个出色的抒情诗人是分不开的。冯至在叙事诗的创作中,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使命运的捉弄、人性的悲歌、艺术的冲突、爱情的困囿等一系列重大的悲剧主题变得灵动、哀艳、含蓄,使诗歌的感情得到净化。它们不再具有原发情感的激荡和浮躁凌厉,变得柔婉平和,具有了幽婉的情感质素。这大概也是冯至仅凭四首叙事诗就能独步现代诗坛的原因之一

5、吧。二十世纪中国叙事诗艺术的发展,是和冯至的现代叙事诗创作成就及艺术贡献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从文学类型演变与发展的过程来看,他的早期叙事诗创作,无论在主题及艺术风格方面,还是在叙事结构及文体形式方面,都为叙事诗这种文学类型的现代转型及创新,提供了独特的艺术经验,拓展出了新的发展空间与可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研究者们不再满足于那种异常纯正却单薄偏颇的现代文学研究,而纷纷以拓荒的姿态,急剧扩展作家作品研究范围。自1979年到1992年冯至去世前,这一阶段,冯至诗歌研究工作,得以全面展开,并有了较大的跃进,呈现持续稳步前进的态势。对冯

6、至早期诗歌进行思想内涵的发掘以及艺术风格的阐析,是新时期以来,冯至诗歌研究领域,最早凸现的一道风景线。对冯至早期诗作的阐析曾长期沿袭鲁迅先生的评价方向,对之进行刻板简单化的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论者力求突破这一固有的理论框架,对之进行新的解读,其理论热点主要集中于,深入探究冯至20年代创作中曾被长期忽略的哲理意蕴和现代性特质。目前的冯至诗歌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多元化语境中论文研究的深入与开展,而且体现在纪念文集、纪念专辑和诗人传记的编辑、出版商。为纪念冯至逝世而出版的《冯至先生纪念论文集》,接着,《北京大学学报》也为纪念冯至周年祭,发了一组冯至纪念文辑。一位

7、在冯至研究中,静默耕耘多年的青年学者——7周棉,以十载之工,创作了目前最为系统全面的《冯至传》一书,深刻、全面地论述了冯至其人其文,时见闪光的论点,值得我们借鉴。这些均反映了冯至诗歌研究的长足发展。将冯至的作品放入文学史的洪流中去考察和确证,可以看出它们有着自己不容取代的地位。在未来,对冯至叙事诗的研究视角必将更为广泛,对该论题的研究也会更深入。在8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冯至始终保持着不断生长的状态,他的创作一直在跟着时代一起进步,对于叙事诗歌的研究也终于受到重视,且逐渐广泛、深刻起来。虽然在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叙事诗可以说只占到了微小的一部分,但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