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

ID:41277938

大小:380.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1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_第1页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_第2页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_第3页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_第4页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波函数的角向部分Yl,m(θ,ϕ,又称原子轨道的角向部分,若以原子核为坐标原点,引出方向为(θ,ϕ)的直线,连结所有这些线段的端点,在空间可形成一个曲面。这样的图形称为Y的球坐标图,并称它为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作图前,必需首先要知道原子轨道角向部分Yl,m(θ,ϕ)的计算式。它由解薛定谔方程求得,也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得。表5-3列出氢原子若干径向部分和角向部分,供参考。例如 氢原子    [例5-1]画出氢原子1s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Y。  解:由解薛定谔方程可知从上式可知,Y

2、1s只是一个常数,与θ,角度无关。画出的氢原子1s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是一个球曲面。半径为(1/4π)1/2。  由于原子轨道的角向部分Yl,m(θ,ϕ)只与量子数l,m有关,而与主量子数n无关。因此,1s,2s,3s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都是相同的球曲面。p,d,f系列原子轨道同样如此。故在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中,常不标明轨道符号前的主量子数。  [例5-2]画出2pz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解:由解薛定谔方程可知             Y2pz=(3/4π)1/2cosθ(与无关)     或       Yp

3、z=K·cosθ  式中K为常数,对于Y2pz,K值为(3/4π)1/2,对于其它p轨道K值可能不同,但它不会影响图形的形状。  一些随θ角度而变化的Ypz和Y2pz值见表5-4。  利用表中列出的数据,可以在xz平面内画出如图5-11所示的曲线。将曲线绕Z轴旋转一周(360°),可以得到“哑铃型”的立体曲面。由于Yp值在Z轴方向(θ=0°)出现了极大值,所以该曲面图我们称为p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记为Ypz,通常以其剖面图表示。  用以上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画出s,p,d各种轨道的角度分布剖面图,如图5-12所

4、示。  2.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如果我们将简化的薛定谔方程两边平方,则得到       ψ2n,l,m(r,θ,ϕ)=R2n,l(r)·Y2l,m(θ,ϕ)         电子云   径向部分   角向部分  上式中,ψ2n,l,m(r,θ,ϕ)的图像即为电子云的图象,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电子云的径向部分R2n,l(r),即几率密度随离核半径的变化,它与θ,ϕ角度无关;二是电子云的角向部分Y2l,m(θ,ϕ),即几率密度只随角度θ,ϕ变化,它与主量子数n,离核半径r无关。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画法过程

5、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一样,只需先将该原子轨道的角向分布·Yl,m(θ,ϕ)的计算式两边平方。  例 pz原子轨道的角向部分是Ypz=K·cosθ    pz电子云的角向部分是Y2pz=K2·cos2θ  若将Y2pz值(表5-3)随θ角度变化作图,得到的图形称为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记为  Y2p。用相同的方法,可以画出s、p、d各种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如图5-13所示:它表示随θ和ϕ角度变化时,半径相同的各点,几率密度大小相同。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区别见表5-5。应要注意,把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6、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当作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实际图象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只考虑了波函数ψ(原子轨道)和ψ2(电子云)的角向部分,而没有考虑相应的径向部分,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关的径向部分。我们已知道,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径向部分分别为Rn,l(r)和R2n,l(r),反映R(几率)和R2(几率密度)在任意角度(与θ,ϕ角度无关)随离核距离半径r变化的情形。  1.原子轨道(ψ)径向部分  若以R(r)对r作图。就能得到电子出现的几率随r的变化图,我们称为原子轨道径向分布图。如图5-14所示。R(r)随r变化时,因主量子数

7、n不同,可以是负值。如2s轨道的R(r)随r增大时,正值逐渐变小,经过R(r)为零的节点(节面,电子出现的几率为0)后变为负值,后又逐渐增大。原子轨道径向分布图在教学中不常使用。  2.电子云的径向部分  电子云的径向部分可有多种图示表示,比较重要的是几率密度径向分布图和壳层几率径向分布图。  (1)几率密度径向分布图  若以R2(r)对r作图,就能得到电子的几率密度随半径r的变化图,我们称为几率密度径向分布图。图5-15列出了常用的几种氢原子电子云的R2(r)图,它表示任何角度方向上的几率密度随半径r的变化,

8、若再考虑电子云的的角向部分Y2l,m(θ,ϕ),两者结合起来,即为电子云的空间形状。  (2)壳层几率径向分布图“★★”  前已叙述,壳层几率是指离核半径为r,厚度为dr的薄层球壳中电子出现的几率,用符号r2R2表示,理论上可以导出,现以最简单的球形对称的ns电子云为例。  设想把ns电子云通过中心分割成具有不同半径r的薄层球壳(同心圆),如果我们考虑一个离核距离为r,厚度为dr的薄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