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

ID:4130885

大小:482.0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1-29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_第1页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_第2页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_第3页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_第4页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531168]承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负责人:张晶项目简介牡丹江医学院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完成了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经过4年半的时间由医学影像学专业、病理学专业、放射诊断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共计10多名教师参与项目研究与实施。按照立项预期计划和目标,很好地完成了项目要求,并取得丰硕成果,现进行项目简介。项目背景和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对肾上腺肿瘤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是关于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的单一报道,缺少对肾上腺肿瘤的系统性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开发利

2、用,需要将肾上腺肿瘤在各种医学影像学仪器和检查方法上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学基础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率。项目科研创新点此研究项目通过对不同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不同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特点与病理学的相互关系,详细论述了相应影像学表现的形成机制,从而对肾上腺的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指导临床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延长肾上腺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项目的目标和意义肾上腺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比较复杂,临床上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比较困难,经常出现漏诊和误诊,使肾上腺

3、肿瘤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此项目研究通过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总结出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探讨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从而提高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制定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提高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治愈率。研究内容和方法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3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20—73岁,平均48.5岁,双侧3例,单侧32例。除6例转移瘤经临床及影像学动态随访确诊外,其余2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由SiemensAR-star,Siemens-BalanceCT扫

4、描,先以10mm层厚/层距做肾上腺区定位,然后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60~100ml后,以5mm层厚/层距增强扫描。病理标本常规肉眼观察,病理取材采用石蜡切片,厚5um,HE染色。本项目研究结果本组29例行手术治疗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腺瘤15例,1例为双侧;髓样脂肪瘤2例;嗜铬细胞瘤5例;皮质癌3例;转移瘤8例,2例为双侧,转移瘤的原发肿瘤肝癌1例,贲门癌1例,淋巴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CT表现特点:1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最大为7.9cm,最小1.8cm.2例髓样脂肪瘤表现为肾上腺区域接近脂肪密度的实性占位性病变,CT值在-130~-25之间,部分见索条状致密影,CT值在15~30HU

5、,增强无明显强化;5例嗜铬细胞瘤直径最大13.8cm,最小3.5cm;3例皮质癌直径均大于4.0cm。本项目研究结论1.肾上腺皮脂腺瘤一般体积较小,肿瘤透明细胞内大部分充满类脂质颗粒或空泡,所以皮质腺瘤CT值较低,肿瘤供血不丰富,所以该类肿瘤强化幅度低。增强扫描或延迟1小时扫描若肿块CT值低于18HU可诊断为腺瘤。本组病例观察到注入造影剂后延迟扫描,10min后该类肿瘤的CT值接近于平扫密度。所以螺旋CT增强延迟扫描对腺皮脂腺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瘤体轻度强化后CT值迅速降低可能与腺瘤的不同血管构型、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血管外间隙的变化有关。肾上腺腺瘤女性,49岁,腰部不适就诊,超声发现腹膜后区(左

6、肾上方)占位,CT平扫,增强检查,平扫肿块CT值在27-31Hu,高密度影像CT值为HU,增强后肿块内大部分区域CT值在37-40Hu,部分区域CT值53Hu,而高密度影像CT值无改变。既往有胆系结石病史手术所见:左侧肾上极上方见肿块,见膈下动脉分出的肾上腺上动脉与之供血,肿块下缘连结部分肾上腺组织,肿块与肾脏无关连,易分离。病理:肾上腺皮质腺瘤(无功能性)。2.髓样脂肪腺瘤体内CT值为负值,边缘光滑锐利,在瘤体内见到少许索条影,一例在边缘见条形钙化,增强脂肪密度区无强化。病理上由于肿瘤含有脂肪组织和骨髓细胞构成,所以CT检查时测量CT值为负值。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肿瘤内CT值为负值或MRI检查T

7、1W1高信号是诊断依据。右侧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女性,40岁,外伤后B超发现右肾上腺占位,血压正常,进一步作MR平扫加增强扫描手术病理结果:肾上腺髓脂瘤3.嗜鉻细胞瘤大小明显大于腺瘤组,平扫CT值相对较高,期内密度不均,可见坏死及囊变区增强,强化幅度在肾上腺肿瘤里较高,延迟扫描15-20min后仍可见瘤体明显强化。产生此影像学表现的基础为肿瘤间质为丰富的毛细血管或血窦。另外,当有典型症状而未发现肿瘤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