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

ID:41322781

大小:2.52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8-22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_第1页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_第2页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_第3页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_第4页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诊治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肝硬化定义肝硬化(cirrhosis)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基础上产生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主要并发症一、上消化道出血二、腹水三、肝性脑病四、肝肾综合征五、肝肺综合征六、原发性肝癌等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其它原因(晚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诊 断内镜检查仍然是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其出血诊断的金标准。上消化道造影、增强CT检查也能显

2、示胃食管静脉曲张的存在,但这些检查方法都不能替代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将近5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胃食管静脉曲张,其出现与肝病的严重度相关;ChildA级患者只有40%有静脉曲张,而ChildC级患者则为8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以在疾病早期,甚至在没有形成肝硬化前就可出现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性出血静脉曲张出血每年发生率5%-15%静脉曲张小的患者每年以8%的速度发展成大的静脉曲张虽然40%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自行停止且近年来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急性出血后6周内死亡率仍至少达20%胃内酸性反流物侵

3、蚀粗硬食物饮酒诱发因素控制急性出血与早期再出血一般措施收入ICU复苏评估患者的气道开放周围静脉通路维持血液动力稳定、血红蛋白接近8g/dL避免过于积极的用盐水复苏需要强调的是,血容量的恢复要谨慎,过度输血或输液可能导致继续或重新出血。同时应避免仅用氯化钠溶液补足液体,以免加重或加速腹水或其他血管外液体的蓄积。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和/或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可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血红蛋白接近8g/dL(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中华医学会2008,杭州))1、收缩压90-120m

4、mHg;2、脉搏<100次/min;3、尿量>40ml/h、血Na+<140mmol/L4、神志清楚或好转、无明显脱水貌。血容量充足的指征针对性治疗药物治疗三腔两囊管压迫治疗内镜下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H2受体拮抗剂及PPI抗生素的应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善宁)首次静脉推注50ug,继以25~50ug/h持续输注。(0.1mg/1ml)生长抑素(思他宁)250ug静脉推注继以250ug/h输注。首剂予250g入壶,3mg+NS48ml/iv泵入

5、,4ml/h(250g/h)多中心RCT资料生长抑素双倍剂量优于单倍剂量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输注0.2-0.4U/min。按最低要求0.2U/min计算,每小时需要12单位垂体后叶素,24小时至少要达到288单位。不良反应较多:如心脏和外周器官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肠缺血等,需要联合静脉应用硝酸甘油。H2受体拮抗剂及PPIH2受体拮抗剂及PPI能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常用药物: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有上消化道出血的

6、肝硬化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性感染(SBP和其它感染)的风险高。大约20%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入院患者存在感染。入院后形成感染的增加到50%,在入院14天内感染的发生率为35%~66%。在入院的7天内,感染与出血控制失败、早期再出血及早期死亡存在相关性。抗生素的应用出血后短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和提高生存率Ref:FergusonJW.etal.AlimentPharmacolTher.2003;18:253强调预防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是治疗急性曲张静脉出血必不可少的步骤!!荟萃分析表明,预防性

7、抗生素可以通过减少再出血及感染提高存活率。所有肝硬化伴GI出血患者均应开始短程(最多7天)抗生素预防性应用(ClassI,LevelA);推荐使用口服诺氟沙星(400mgBID)或静脉使用环丙沙星(不能口服服药者)。进展期肝硬化患者首选静脉使用头孢三嗪(1g/d)。抗生素的应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治疗气囊压迫可使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大于80%),但出血复发率高。当前只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或作为内镜下治疗前的过渡疗法,以获得内镜止血的时机。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三腔管的性能,如气囊是否漏气、气囊膨胀是否均匀

8、、管道是否通畅等。应检查三腔管上各段长度标记是否清晰,三个腔通道的标志是否正确和易于辨认。精确测量各囊最大注气量。2.胃囊注气量必须充足,以使胃囊充分膨胀,防止向外牵引时三腔管因胃囊过小而滑过贲门进入食道。3.食道囊注气不可太多,以免过度压迫食道粘膜引起坏死。4.压迫期间,密切观察,防止气囊脱出阻塞咽喉导致窒息,或气囊漏气压迫无效。预防食道分泌物或出血吸入等。注意事项5.定期抽吸胃液,确定压迫疗效。每次气囊放气前和再注气前均应抽吸。6.每隔8-12h将食道囊放气并缓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