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材料题

商鞅变法材料题

ID:41328561

大小:43.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2

商鞅变法材料题_第1页
商鞅变法材料题_第2页
商鞅变法材料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商鞅变法材料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商鞅变法材料题目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

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4分)   「答案要点」(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商鞅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

3、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  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4分)(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

4、么?(4分)答案:(1)法家秦孝公的支持(2分)(2)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战,重农抑商(4分)(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4分)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

5、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请回答:(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1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

6、什么?(3分)(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消极影响?(3分)答案:(1)赞扬态度(1分)(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分)(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3分)(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3分)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7、,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前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

8、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答案①    按军功授爵;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削弱旧贵族的特权;④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理论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