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

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

ID:4133064

大小:10.69 MB

页数:253页

时间:2017-11-29

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_第1页
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_第2页
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_第3页
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_第4页
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蜀文化教学讲座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蜀文化教学讲座巴蜀shǔ地区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四川人创造了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四川人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本身的演变,巴蜀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深刻变革,但它的基本文化形态、人文精神和民风民俗却长期保留,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和长江上游,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四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山川秀美,历来被誉为“天府之国”。这里的农耕遗存、文物古迹、民族风俗、传世华章无不深具魅力,三星文化、都江古堰、乐山大佛、剑门雄关等文化景观皆以雄奇的气势征服着前来观

2、光的游客,色彩艳丽的蜀绣、蜀锦和成都漆器,百菜百味的川菜技艺,风情别具的茶馆文化与川剧艺术、四川曲艺相辉映,与华夏文明共辉煌,充分显露出四川的独特风情。一、巴蜀shǔ文化的摇篮今天的重庆市和四川省古称巴蜀。大致说来,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称为蜀,盆地东部(即习称的川东)地区称为巴。殷周时期,在今四川地区曾经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到战国时代的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巴蜀合称的记载。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后,秦设巴郡jùn和蜀郡。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大小河流约有1

3、300余条,全盆地的河流都汇聚于长江,这是巴蜀文化具有强烈向心力的地理原因之一。巴蜀之地属于亚热带气候,这里自古山青水秀,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厚,物产富饶,人杰地灵,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成都平原为平地中农产最盛、人口最密区域,是巴蜀古文明兴起的一个重要区域。殷周时期,在今四川地区曾经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

4、路、夔kuí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峡四路的官员,都将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元朝合并四路,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元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叫中书省,各地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

5、名沿用下来。巴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保存了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种类,是一座宝贵的基因库。有高等植物1万多种,占全国种类的33%,珍稀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水杉shān、珙gǒng桐、水青树、连香树、银杏、红豆杉等。还有箭竹、水竹、方竹等40多种竹类灌木层,是大熊猫食用的“粮仓”。全省脊椎动物达1248种,占全国总数的40%。其中兽类218种,鸟类615种,爬行类84种、两栖类90种、鱼类241种。四川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珍稀动物大熊猫、黑叶猴、金丝猴、云豹、豹、雪豹、野牦牛、藏羚、牛羚、黑颈鹤、蟒、中华鲟xún、白鲟等30种。“国宝”大熊猫的数量占全国的80%。大熊猫是国宝,金丝猴是西于树上

6、的“金发女郎”。四川雉(zhì通称“野鸡)类资源极其丰富,素有雉类的乐园之称。全省雉科鸟类达20种,占全国雉科种数的40%。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它曾被自然保护国际选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被全球环境保护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生态区之一。国宝大熊猫金丝猴黑叶猴黑叶猴云豹雪豹野牦牛藏羚牛羚黑颈鹤雉四川被喻为我国的“中

7、药之库”,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省有药用植物约3000种,所产中药材占全国药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四川药用植物历来以野生为主,尤以虫草、贝母、大黄、羌活、黄连、天麻、附子、麦冬、川芎xiōng、白芍等品质优良,久负盛名,畅销中外。半夏、天南星、白薇、通脱木等药材产量亦居全国首位。杜仲、黄柏、厚朴等也以质量优良而受到青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巴蜀文化生长、繁衍的温床,它不但造福于历史,而且也造福于今天,还将继续造福于未来。巴蜀文化以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