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4个穴位温补阳气

艾灸4个穴位温补阳气

ID:41350360

大小:16.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2

艾灸4个穴位温补阳气_第1页
艾灸4个穴位温补阳气_第2页
艾灸4个穴位温补阳气_第3页
资源描述:

《艾灸4个穴位温补阳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命门、气海、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故艾灸之法可治未病、治未乱。四穴者,乃温补脾肾,扶养正气,保命之要穴也。“关元”者,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其居于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为一身元气所在,乃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命门”者,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为命门。这两个穴位配合使用,用纯阳艾火常灸之,可振奋肾气,使肾阳充足,便能推动整个机体的气血循环运行。“中脘”者,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处。《难经》云:“中焦者,在胃中

2、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六腑与五脏互为表里,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古人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道家亦讲:“百谷之实土地精。”这是说明人赖百谷以养其身,凡养生调病者,当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则生,是人体养生之要穴之一。“三里”者,足三里也,在膝眼下三寸外一横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调补足三里,实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足三里养生保健,我国古代有很多记载。《医说》讲:“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思是说若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平安,应常灸足三里穴。古人还有“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之说。

3、明确提出无病之人,长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故称为长寿之灸。本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的功效。常灸这四个穴位,能够起到温补阳气、补先天养后天的作用,从而改善阳虚引起的各种症状。艾灸方法推荐1.穴位艾灸居家艾灸的可针对具体穴位的艾灸,用隔物灸或悬灸的方式,在穴位和穴位周围灸10-20分钟。梁文推荐以下经典艾灸部位:【神厥穴】:神厥穴也就是肚脐。对肚脐艾灸能温补元气,缓解疲乏、身体虚弱、女性痛经。可选悬灸在肚脐上方做雀啄灸,或采用隔盐灸。【气海穴】、【关元穴】:气海穴位于肚脐下方1.5寸,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3寸。悬灸此两穴,有助于大补元气、调整体质。【

4、肾腧穴】、【命门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肾俞穴于命门穴旁1.5寸处。艾灸此两穴有补肾气的作用。【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2.痛症艾灸“艾灸对痛症也有一定的疗效。”梁文表示,风湿、关节痛、头痛等的人常做艾灸有保健功效。例如,关节痛可以在疼痛部位上方做回旋灸,头痛可以悬灸太阳穴、百会穴等。3.热敏点艾灸“热敏灸”也是一种流行的艾灸方式。可用艾柱悬灸,在身体表面缓慢移动,寻找“热敏点”。当灸到热敏点时,患者会感觉到热力有渗透进体内,甚至延伸进筋络的感觉,其他部位则没有如

5、此敏感。每次艾灸热敏点,以灸到热敏点没有感觉为好。Tips在家艾灸注意事项“艾草虽能防病治病,用途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丘振文表示,艾草对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长期使用艾草做灸者,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人的神经会产生抑制作用,使人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二、在头、面、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三、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灸时可以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四、出现晕灸

6、,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五、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六、灭除艾灰。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