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教学(水平

前滚翻教学(水平

ID:41370759

大小:5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3

前滚翻教学(水平_第1页
前滚翻教学(水平_第2页
前滚翻教学(水平_第3页
前滚翻教学(水平_第4页
前滚翻教学(水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滚翻教学(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前滚翻教学(水平一)说课稿10体教(3)班:毛鹏一,教材分析前滚翻是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所要求教学内容之一,它可以很好地发展一、二年级小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由于前滚翻属于技术性动作,对小学生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创设一定的条件,保护并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克服难点逐步掌握滚翻技术。二,学情分析处于水平一的小学生,身体的力量和耐力方面素质都较差,骨骼较为柔韧易变形,不适合从事耐力和重力性的运动,易于疲劳;但他们身体可塑性强,有利于发展柔韧、灵敏等素质,此外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于技术动作的模仿和理解

2、较为迅速,前滚翻教学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三,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通过前滚翻动作练习,学生建立起前滚翻的动作概念,8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动作。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前滚翻技术原理,可以自觉克服技术难点完成动作。情感目标:通过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的精神,通过同学间相互保护和帮助,养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品格和感恩互信观念。四,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前滚翻动作的教学重点在于动作连贯自然、一气呵成。难点:教学难点在于,蹬地有力、低头抱膝紧团身。针对前滚翻的重点和难

3、点教学中设计了关键部位夹纸片和小球以解决团身紧问题,斜面过渡练习以解决滚动初速度慢的问题。五,教法学法分析: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前滚翻教学特点,教法上主要运用游戏法、讲解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降低难度法、分组教学法、鼓励法等;学生运用的学法有讨论法、报互与帮助法、小群体学习法等。六,教学过程分析(准备部分)准备部分设计了游戏“争分夺秒”,通过奔跑和“抢占地盘”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热身的目的,有效防止后面技术教学中的运动性肌肉韧带损伤。六,教学过程分析(基本部分)基本部分主要包括两阶段,斜平

4、面练习阶段和地平面练习阶段。一,在斜平面练习阶段,1,三人一组,讲解示范动作,教给保护帮助技法,一人练习两人保护。为了解决团身不紧的问题,采用腹部夹球,下颔夹纸片的方法进行练习,结合斜面练习同时解决了滚动时的动力问题和团身问题。2,练习一轮后,尝试去掉球和纸片并降低斜平面角度,再进行如上的练习,这样适当逐渐增加难度的过渡,既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又不致损害学生学习积极性。二,在地平面上练习阶段,也分为两个小阶段,1,有保护和帮助阶段2,独立完成练习阶段,分组同上。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更易独立完成动作,而本课之特色之一也正在于循

5、序渐进的过渡练习法。六,教学过程分析(结束部分)结束部分设计的是一个相互放松游戏,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放松颈肩背等用力部分,同时又能让学生树立互助感恩的意识。谢谢大家!2012-09-1110体教(3)班毛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