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

ID:41372523

大小:248.5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8-23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_第1页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_第2页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_第3页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_第4页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青州八中:赵忠蕊2010-12-23孔子与老子孔子思想学说政治学说“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探讨优先解决人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实事求是;反复复习;学思结合中国:其思想在当时未受太多重视,但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世界: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人:被推崇为圣人,受后人景仰。历史地位老子思想学说“道”是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2、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地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历史背景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自由环境私学兴起,培养了大批人才——人才因素儒家孟子思想仁政学说:以德服人,民贵君轻,尊王贱霸性善说:性善与生俱来利义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历史地位:《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孟子被称为“亚圣”荀子思想天命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性恶论:人性本恶;后天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政治思想:“礼法并施”、“王霸兼用”历史地位:被视作儒家异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3、。墨家墨子思想兼爱:是没有血缘关系和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尚贤、尚同: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尚力、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历史地位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汉初的黄老之学汉初经济残败,百兴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老子的学说:治国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以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众家。特点: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新儒学理论来源: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要实行仁政,“屈君而伸天”新儒学基础:天人感应学说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

4、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新儒学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实质:“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背景:①政治上:国家统一;②经济上:汉初休养生息,经济得到恢复;③思想上:汉初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④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1)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2)基本主张:①“大一统”思想加强中央集权;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③提出“三纲五常”为

5、人处世的道德标准;(3)评价:①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②有利于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儒家文人做官;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时形成“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家学者积极促进儒学的丰富更新。程朱理学内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个人修养以敬畏天理为准则,“存天理

6、,灭人欲”.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历史地位: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唯心主义)通过内心的反省以求理王守仁: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宋明理学的评价消极性:积极性: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背景批判孔孟儒家思想,否认孔孟学说万世至论(绝对权威)。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政治——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败思想——

7、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异端思想家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为学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提出“工商皆本”学说批判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黄: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顾: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黄: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评价思想主张一、明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1、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人民起义不断;2、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上:①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因循守旧;②西学东渐,近代科学传入开阔了人

8、们视野;4、先进知识分子要求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展经济;1、创立:2、继承:3、重创:4、主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