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ID:4137296

大小:2.59 MB

页数:126页

时间:2017-11-29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太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太原枢纽西南环线XNHS-1标段汾河至北堰段太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范围、依据、原则1.编制范围太原枢纽西南环线XNHS-1标段汾河至北堰段太西隧道工程2.编制依据2.1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太西隧道施工图纸及总体工期要求等。2.2国家、铁道部、建设部现行施工规范(指南)、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3国家、铁道部、建设部、业主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2.4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资料。2.5我单位的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

2、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2.6我单位对标准化作业队、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工地要求。3.编制原则3.1坚持“确保既有线正常运营及运输生产安全”的原则。3.2坚持“总体布局、全面开工,分段突击、快速推进,均衡生产、确保重点”的原则。3.3运用平行、交叉、流水等科学手段组织施工,工期安排遵循“国内领先、合理可行、留有余地”的原则。3.4123太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工序控制,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成该工程;并以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控制投资,降低成本

3、。3.5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科研先行”的原则,以“高、精、尖”为要求,配置与选择施工设备、技术、工艺,关键特殊工序遵循先试验、后实施,做到安全可靠。3.6遵循“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不扰民,不污染环境。3.7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对周边既有道路、单位办公及民众生活的干扰。3.8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对铁路既有线正常运营的干扰,确保施工期间行车安全。二.工程简述1.工程简介太西隧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侧地带,自太原西站南侧东晋DK0+400开始,下穿玉门河、西矿街、迎泽西大街、虎峪河、九院沙河及部分

4、居民区。隧道起讫里程为东晋DK0+400~东晋DK3+760,全长3360m。设计为双线隧道,自东晋DK0+400-东晋DK2+271.16线间距为4m,自东晋DK2+271.16-东晋DK3+760线间距为5m。此隧道区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寒冷,夏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隧道区属于寒冷地区。太西隧道是在应地方政府要求,而设的钻入地下的隧道,隧道分别有R=500m、600m等曲线上,线路纵坡呈“W

5、”字坡,从进口至出口分别为10.5‰、4.7‰的下坡,3‰的上坡、3.5‰的下坡和6‰、3‰123太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上坡。变坡点位于东晋DK1+050、东晋DK1+450和东晋DK2+100。断面形式为矩形钢筋砼框架结构。隧道最大埋深约19m。隧道内道床采用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施工。2.工程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隧道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层。2).地质构造西南环线位于华北地台的中西部的山西断隆。山西断隆属华北地台二级构造单元,晚元古代以隆起剥蚀为主,古

6、生代处于相对上隆状态,中生代以来以断块上隆为主,内部形成沁水、大同、宁武等陆相盆地。燕山运动形成的盖层褶皱较平缓,断裂较发育。西南环线经过太原晋中盆地三级构造单元。太原晋中盆地是新构造运动的一个典型而完整的记录,自新生代以来,它继承和发展了燕山运动晚期构造运动的特征,经过喜山运动继续强烈下沉,其中规程了巨厚的第三系和第四系而成为典型的断陷盆地。其西边界为交城大断裂,由于沿线为巨厚层的第四系地层覆盖,故对隧道工程无直接影响。3).工程地质条件⑴围岩分级123太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太西隧道围岩分级表序号里程

7、围岩分级1东晋DK0+400-东晋DK2+000Ⅴ2东晋DK2+400-东晋DK2+150Ⅵ3东晋DK2+150-东晋DK3+760Ⅴ⑵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Ⅷ度)。⑶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84m。⑷特殊土①填土,多为杂填土,由砖头、粉煤灰、水泥块、碎石、黏性土等组成,万分复杂,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工程性质较差在表层普遍分布土层厚为1.0-4.6m。局部为素填土,以黏性土为主,土质较均匀,填筑年限不长,土体松软。②新黄土,呈层状分

8、布。东晋DK0+980-东晋1+700分布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Ⅰ级,其湿陷系数为0.033。3.水文地质概况本段地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潜水水位埋藏较深,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6-30.8m,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砂类土、碎石类土、粉土、黏性土等地层中。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经试验分析,本段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H2,具氯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L1。4.主要工程数量123太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隧道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