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as a “Rose”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

Emily as a “Rose”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

ID:41375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7-30

Emily as a “Rose”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_第1页
Emily as a “Rose”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_第2页
Emily as a “Rose”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Emily as a “Rose”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Emilyasa“Rose”inaRoseforEmily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几位小说家之一,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南方文学的领袖。福克纳于1897年9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他的家族在南北战争以前兴旺发达,在当地颇有名望和权势。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奴隶制度随之寿终正寝,福克纳家族同南方的许多庄园主家族一样逐渐衰败。由于家境破落,福克纳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南方过去的辉煌成为历史,南方神话彻底破灭。然而绝大多数南方人却无法接受

2、这一现实,一方面他们苦涩地意识到美好的昔日已不复存在,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始终不愿从过去的美梦中醒来。为了留住那美好的回忆和过去的荣耀,他们竭尽全力德去维护南方旧的价值观,保留传统的风俗习惯并且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曾经十分显赫的没落贵族的飘零子弟。而作为美国南方贵族的一员,福克纳创作了一部部以约克纳帕特县为背景,描述南方社会200年的历史变迁,各阶层人物的命运浮沉,揭示了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冲突。《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福克纳借助艾米丽悲惨的一生,表达了对南方文明的深切思念和缅怀的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腐败南方的旧制度旧观念的深刻揭露和

3、批判,以唤起人们的正义感,摈弃那些糟粕的东西,吸取南方价值观念中的积极向上,符合人性的东西,重新构建南方一个崭新的美好的精神家园。本论文创作目的是把艾米丽作为玫瑰对整部小说进行分析。小说的题目是《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而整篇文章出现的与玫瑰有关的词汇是在结尾处,并且只有两处,那就是“玫瑰色窗帘”和“玫瑰色的灯罩”,仅此两处。这就引起了我对这个题目的好奇,为什么福克纳要把题目定为“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为什么要把玫瑰献给艾米利?这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初衷。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篇论文会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写的

4、是艾米丽是南方文明的玫瑰。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都发生在YoknapatawphaCounty—一个福克纳假象的美国南方小镇。《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也不例外。大房子,皮质的家具,黑男仆,免税的特权等等,都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这个曾经历鼎盛时期的种植园主家庭。玫瑰有枯萎的一天,种植园制度也难逃衰败的厄运。艾米丽是南方文明的代表。当艾米丽家传出难闻的恶臭时,年过八十的老市长是怎样处理才不为难到艾米丽的。当艾米丽小姐去世的时候,人们纷纷去她家探望。小说把艾米丽的死形容成是倒塌的纪念塔,都体现了人们对逐渐消失的旧传统的缅怀。第二部分是写艾

5、米丽是她家族的玫瑰。艾米丽是位贵族小姐,她的先辈在当地有权有势,连地方官员都要给她家几分面子。市长为了免除她家的税务,还编出了一个故事。艾米丽是她父亲的玫瑰。年轻的艾米丽气质高贵,举止优雅。但是她父亲却对她管教很严,不许她跟任何年轻人来往,认为镇上的年轻人都配不上他的女儿。这足以看出艾米丽在他父亲心目中的地位。第三部分写艾米丽的爱情。玫瑰代表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而艾米丽对荷默的感情就像这火红的玫瑰,专一,专注,专横。本篇论文的最终目的是要理解题目,文章主题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主要把艾米丽作为玫瑰来分析

6、。艾米丽是南方文明的玫瑰,艾米丽是她家族的玫瑰以及艾米丽的爱情玫瑰,从而理解主题。其次注重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描写,理解作品的本身意义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技术路线:通过借阅图书馆书本,以及网上搜索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结合两者及自己的想法,拟定出该论文。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0前,确定论文题目和提纲2010-11-25前,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011-01-15前,完成论文初稿2011-03-25前,完成论文二稿2011年5月下旬: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程锡麟.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在哪里[J].

7、外国文学评论,2005(3):67-73[2]黄曦.玫瑰的花与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07-109[3]恩·斯坦因.福克纳谈创作[A].福克纳评论集[C].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0274[4]马小雪.“消失”的玫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1):99-101[5]陶洁.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9[6]刘瑛.“玫瑰”的象征含义[J].四川兵工学报,2008,(6):107-109[7]彭晓华、蒲度戎编著.《英美短篇小说选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

8、社,20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