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

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

ID:4138812

大小:5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29

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_第1页
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_第2页
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_第3页
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_第4页
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12卷第6期2∞1年12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ONGJIUNIVERSITYJOURNALSOCIALSCIENCESEC330N论儒、佛孝道观及其相互融合张儒平V01.12№.6DeC.2001摘要:中国传统孝道观主要由儒家孝道思想和佛教孝道思想以及先秦诸子的孝道思想所构成。儒、佛孝道观在三个方面相互融合:儒、佛孝道观虽外在形迹有别,但内在实质一致;儒家的世间之孝道与佛教出世间之孝道相融合;儒家之孝与佛教之戒相融合。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能够为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服务。关键词:孝;儒家孝道观;佛教孝

2、道观;融合中图分类号:B22;B94文献标识码:A孝道观念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已为中外学者所公认。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①谢幼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儒家关于孝道的理论十分丰富,为了既节省篇幅,又能说明问题,笔者主要以孔子、曾子、孟子关于孝道言论中的精华部分,和《孝经》中精华的内容作为儒家孝道文化的代表思想来阐述。关于孝道观念起源的年代,笔者同意陈筱芳先生的分析,孝至迟产生于商代。o在孝德产生之后,到了西周宗法家族制度形成之际,宗法制度对孝德自觉地进行

3、吸纳,孝德观念发生了第一次变化,开始服务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到了春秋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孝德进行了补充、发挥,使之成为一个渗透到家庭、宗族、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等无所不包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孔子在《论语》中直接提到孝字的有十八处之多,涉及到孝德观念的也有近二十处,在张儒平:同济大学文法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社会是以孝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⑦本文旨在探讨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在孝道观方面,是如何与儒家孝道观进行漫长而艰辛的对话、交流、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前人的基础上,孔子对孝的道德观念进一步系统化、

4、具体化、深刻化。在孔子对孝道的诸多论述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是“敬”的观念。孔子不赞成仅仅把孝理解为衣食上的供养,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人们以为能养活父母就算尽了孝道了,那么犬马也一样被人养着,如果缺乏对父母的敬爱之心,这样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孔子的孝道观中,孝敬比孝养更重要,也更难做到。孔子在回答子夏问孝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同上)意思是说,做子女的最难能可贵的是要始终如一地对父母长辈和颜悦色,如果有重活则由年轻人

5、去干,有酒和食物先让年长者食用,即便做到这些,如果态度做万方数据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不至llX寸老人和颜悦色,那电不能算尽到了孝道。用今天的观点看,父母除了物质上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所以说孔子主张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道德文明的表现。必须指出,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又具有浓厚的保守内容,在此就不赘述了。在孑L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曾子关于孝道的理论具有相当的重要地位。曾子的孝道思想与孔子的孝道思想相比较,~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曾子把孝作为最高的可以包容一切的道德范畴。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最高的范畴,它包容了

6、诸多道德规范。曾子则把孝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可以说是对孔子学说的发展和改造。曾子把孝的范围推向至广至大,赋予孝以无限深邃广大的意境,所以儒家的孝道理论发展到曾子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世儒家及历代统治阶级都主张“以孝治天下”,其渊源实来自曾子。在曾子关于孝的论述中还有一点是比孔子更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著心于此”的观点。曾子说:“礼以将其力,敬以人其忠,饮食移昧,居处温愉,著心于此,济其志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只要具备孝敬之心,孝的行为自然就会出现,孝的志向就会实现。孔子对于孝作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一点没有明确提到,但是曾子则明

7、确地提出孝是由心中的忠爱之情而自然流露的,并非源于外在的约束,实行孝道的心情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灵之中,这说明曾子比孔子对孝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孟子关于孝的论述也很丰富,其中“不孝者有五”的论说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在孟子关于孝的理论中,其“推恩”的思想更是需要继承和弘扬的,那就是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8、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种由敬爱自己的双亲长辈,推广到敬爱所有长辈老人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困济危、尊老爱幼的民族性格和普遍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