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

ID:41391534

大小:54.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4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_第1页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_第2页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第20课《懒惰的智慧》导学案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摞lu#144;: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惫b#710;i:极端疲乏。循x,n:遵守;依照;沿袭。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躬g#141;ng:自身,亲自。循规蹈矩:遵守规矩。亲躬:亲自做。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凯利,美国作家。2、相关知识:关于议论文(1)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

2、言具有概括性。(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这里指的是一般结构。议论文立论的一般结构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

3、;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靶子一一摆实质一一论危害一一作结论(正面论点)。(5)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驳论中,往往釆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本文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入

4、手,由浅入深地探讨人类的智慧。从新的角度为懒惰平反昭雪,让我们明确“精神的懒惰同样促进人类的进步”。阅读本文要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文中典型的事例进一步论述。阅读时还要用心体味通俗、幽默的语言,体会论证的特点,并争取在实际中巧妙地运用“懒惰的智慧”。第20课《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能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懒惰()螺栓()疲惫不堪()阀门()滥用()训诫()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他们宁愿循规蹈矩……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循规蹈矩:⑵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亲躬:⑶这些人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捷

5、径:⑷我们的生活会碰到多少令人筋疲力尽的麻烦!筋疲力尽: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了的论证方法。4.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机旁边。⑵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太累了。⑶懒惰的饭店服务员是最令人满意的,最优秀的。5.你了解课文的内容吗?按照通常的理解,“懒惰”是指,课文中的“懒惰”则是。作者在阐述这一观点时,运用了大量强有力的,让我们看到正是。6.本文中的“勤劳”的人与“懒惰”的人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7.文中在举汉弗莱#8226;波特安装铁丝和螺栓例子时,为什么加上“据说”?二、同步解读据说,一百

6、年前,有个叫汉弗莱#8226;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让他每当操纵杆敲下来时,就把废蒸汽放出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就在机器上装了几根铁丝和几个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着它们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起初想到安座位的绝不会是什么勤快的农夫,他们才不在乎整天在地里走路呢。这个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坐着干活的人想出来的。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最杰出的工程师一一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82

7、26;b#8226;吉尔布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由此观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手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