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

ID:41395897

大小:59.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4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_第1页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_第2页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_第3页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_第4页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影响摘要: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误用例为主,从词汇、语法方面来分析母语负迁移理论给日语学习者带来的困扰,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负迁移日语写作母语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研究方面越来越引起语言学家们的重视。其理论根据是chomsky的普遍语法,即世界各语言既有共同性又有每种语言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母语对外语习得产生负面影响,即母语负迁移。一般认为母语与第二语言的距离越近,越容易发生迁移现象,而此时往往发生正迁移,有利于

2、学习者学习,但是其不同之处经常被忽视。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形式上相同但意义用法上截然不同或是有微妙差异的词汇和语法也不在少数。对于接触第二语言的输入及输出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翻译的过程,写出许多汉语式的偏误句子在所难免。本文以日语专业学生的误用例为主,从词汇、语法方面来分析母语负迁移理论给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带来的困扰,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习者尽量削弱这种影响,增强教学效果。一、词汇方面的负迁移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元素。因此,母语负迁移对二语词汇的影响较为普遍。如果没有完全理解日语所表达的涵义,就简单地在汉语思维模

3、式下等同地使用某概念的词,所写出的日语句不但日本人不知其意,而且让懂汉语者看后啼笑皆非。本文将本校日语学习者写作中出现的一些较有“特点”的句子摘录整理出来作为基本素材,以期从某层面说明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的影响。(一)词汇的过剩使用。本文以“上”一词为例进行说明。(1)壁上(X)扎絵力'一枚掛ItTo(墙上挂着一幅画。)因此在误用例中,画与墙壁之间不能构成上下关系,只能理解为“墙的表面”,此处的"上”属于词汇的过剩使用。此外类似的词还有中”下”等。由此可以看出,当母语与目标学习语言中出现形式相同而且意义用法又相似的情况时,母语对目标学习语言既会产生正

4、迁移(用法2),又会产生负迁移(用法1、3),很容易出现误用的现象。(二)望文生义,对词汇使用产生误解。1.名词的使用(2)—留学生活d:大変TLJ:9o(留学生活很辛苦吧?)—大丈夫。来召前C乙思想(X)準備力'笳力、5。(没关系,我来之前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思想”一词在汉语与日语中都存在,但汉语中的“思想”范围很广,日语一般指“意识形态、政治信条”等方面的抽象概念,范围相对狭窄。此句中的"思想”一词明显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用法,所以与此相对应的日语中应用“心CD準備T'TO§"“心構xTT"覚悟。”等表达方式来替代,类似的词还有“学院”“研究生”

5、等。1.动词的使用(3)市民0)意識总提高扌召(X)大切to(提高市民的素质是很重要的。)(4)木村先生(rDT見A:(X)時、優L9先生疋七思(初次见到木村老师认为他是个很和气的老师。)例句(3)中的“提高一词在日语中是不存在的。而(4)中的“見召”虽然在日语中存在,但意义用法与汉语是不同的。(三)词组搭配混乱。(5)大学GT入d』、扭金总自由Q支配丁召(X)乙七力逹召乙卞二比。(进入大学后能够自由支配时间了。)(6)近頃族/u肚丄'二一丿1/八少X总採用JT(X)野菜总育(最近大家都采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二、语法方面的负迁移(一)格助词误用。

6、(7)子总(X)好Vto(我喜欢他。)这是日语学习者经常犯的错误,可以说是格助词的误用,也可以说是对日语感情形容词的误用。在汉语中不管是“喜欢”也好“讨厌”也好,都属于动词,但在日语中是通过形容词来表达的,受母语影响,许多学生将其当做动词出现格助词误用现象。由上表可以看出,可能态一般分为“能力”、“属性”、“条件”、“结果”四种形式。首先,能力许可表示人或动物的潜在能力。在这一点上汉语和日语是对应的,主语是动作主体一一人或动物。其次,属性许可表示由人制作出来的潜在性能或是自然物的属性。与能力许可相比,主语是人所使用的对象。当主语是动作对象时,汉语和日

7、语是对应的,但当主语是自然物,所使用的动词本身不存在意志性。此时汉语中可用可能态,日语中则不行。条件许可表示由于物理、化学、社会文化、心理生理等条件的影响,能够或不能够实现某种动作或变化。其动词分为意志性动词和非意志性动词。当动词为非意志性动词(变化动词或对象变化动词)时,日语中不能使用可能态。结果可能表示人或动物朝着某个目标努力,最终其目的能够实现,其特点是叙述,指不在做出努力的人或动物上,而在其对象上。三、教学对策以上简单列举了本校日语专业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结合二语习得理论,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以下几方面

8、多做努力。(一)加大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力度。Krashen在其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到,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