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

ID:41416684

大小:87.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4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_第1页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_第2页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_第3页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_第4页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考点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尹老师高中语文辅导: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考纲展示]考纲定位同“小说阅读”高考概况1.新课标全国卷近年来一宜考杏小说阅读,未涉及散文。2.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來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散文小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命题趋势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墩、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真题试做]一、(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浣花草堂黄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僕里放进了儿册旧E

2、,其中清初来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蝕大的。虽然觉得冇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刀以来,枕上灯前,冇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己经是平口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來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吋候也只有而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來的作站的六分Z-o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L1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朋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人小的修缮,肯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

3、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皿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从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这里有好人的一朋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囤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乂是照例的儿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肓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从大殿里出來,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來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川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

4、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塑,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昭•红颜色,不知怎的,H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犬地,儿十棵参犬的翠柏、香楠晶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來,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儿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了里散布着儿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來,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口影。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屮槊•着杜市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槊像,却也

5、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i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鴉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草堂后身是一朋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

6、叫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來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人红人绿的

7、建筑,人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这里还新修了-•个文物陈列宗。在外而的桂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牛所题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晶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屮•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界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存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

8、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白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帮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人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

9、了。(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市的草堂诗,会使你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