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山居秋暝》(粤教版)

【同步练习】《山居秋暝》(粤教版)

ID:41432612

大小:351.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4

【同步练习】《山居秋暝》(粤教版)_第1页
【同步练习】《山居秋暝》(粤教版)_第2页
【同步练习】《山居秋暝》(粤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山居秋暝》(粤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居秋暝》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一.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什么?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

2、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课后能力提升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小令,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沉醉东风•渔父 [元

3、]白朴黃芦岸白蘋渡口。绿杨隄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卻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戶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作者在这首小令中塑造了一个寄情山水,享受愉快的生活情趣的渔父形象,请结合原文,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写出这一形象的? 2.这首小令与陶诗、王诗一样,写渔父在大自然里愉快地生活的情趣,比之那些达官贵人还要自由自在。这是作者寄情山水,不愿做官的思想反映。试将此小令与陶、王的两首诗作一比较。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

4、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课后能力提升:二、1.提示:情景交融,与万户侯对比。 2.提示:色彩浓烈,豪气冲天;句式

5、变化,对比鲜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