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ID:4144372

大小:30.5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29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1页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2页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3页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4页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按照富办电【2014】113号通知要求,现将我县配合省市调研组开展调研工作的调研材料报告如下:在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段洪波的组织领导下,县人大法工委、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县环保局、国土、林业、水务等部门联合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全县十二.五规划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形成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及对策建议报告。一、生态环境现状XX县位于XX省东部,地处滇东岩溶高原东部边缘

2、康滇地轴与黔桂地台边缘穹隆附近,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8255822之间。东西最宽48.8公里,最窄9.4公里,南北长91.5公里,总面积3235.40k2。气候属南温带东部型地季风半湿润气候,森林植被属北亚热带一南温带中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类型,全县森林面积1243k2,森林覆盖率44.25%。总体上看,XX县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石灰岩地生态脆弱区,90%的国土面积是区,多地少,高谷深,随着煤炭资源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强度的增加,全县生态问题较为突出。1、水资源环境现状XX县主

3、要出境河流有块择河、黄泥河、嘉河、丕德河、水城河、篆长河和木浪河七条,河流总长659公里,均属溪性河流,河床比降大,河水陡涨陡落,洪枯变幅大,径流时空分配不均。境内无湖泊,只有一些天然小水塘,最大水面不超过200亩。境内已开发建设利用的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62个。全县河流年径流深680,入境水量6.73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7.61亿3,年均水资源量22.24亿3,人均28503,按土地面积平均68.7万3/k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下水资源主要由地表径流补给,总量4.82亿3,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这类水涉及面积1

4、8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碳酸盐岩类岩溶水资源量4.45亿3。水资源总量扣除最小生态需水量5.47亿3和洪水流弃量14.03亿3后可开发利用量2.74亿3。全县水能蕴藏量为88861千瓦,其中块择河65299千瓦,黄泥河14126千瓦,嘉河425千瓦,木浪河1600千瓦,丕德河3060千瓦,但由于河流属区型河流,洪枯流量变幅大,能取足够的水头,而没有充分的流量,因而水能可开发利用量只有48890千瓦,占水能总量的56.7%。县境内水气主要于西太平洋暧湿气流和印度洋孟加拉弯暧湿气流,冬季北方冷空气南移带来少量

5、雨雪,受地形及下垫面条件影响,降水自北向南递增,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332,年降水总量43.3亿3,但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配不均,雨季5至10月降雨占全年降雨的87%,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雨占全年降雨的13%。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降水明显偏少。监测数据表明,我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响水河水库和东堡龙潭的水质能够稳定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河流等地表水环境质量在超标率、超标倍数等指标方面逐年好转。绝大部分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和响水河水库、老厂水库和松毛林水库等部分城镇

6、集中式供水水源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仍然达不到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要求;其他河流和城镇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质基本符合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要求。从受污染的河流沿岸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流域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煤炭资源开采强度大煤炭加工转化利用程度高的流域、城镇生活污染源以及畜禽养殖业排污的受纳水体污染更为严重。2、大气环境现状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较好,除有工业企业分布的区域外,绝大大部分区域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功能区规划要求。近年来,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监测数据表明,县城环境空气质

7、量的超标率由2005年的100%,降低为2010年的30%,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2009年开展酸雨监测以来,未出现过酸雨现象,2010年-2012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的超标率从2010年的30%降低为20%,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3、城镇和农村环境现状全县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乡镇、161个行政村(其中7个社区,154个村委会),1782个自然村。总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全县所有自然村均通电,只有少部分未完成农网改造;自来水普及率为77%;村庄道路硬化率约44.8%;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垃圾收集处

8、理率尾30%;学校、幼儿园约630所,卫生所、诊所482个,建有红白理事会、集贸市场或文化广场的自然村约占30%。农村每天直接排放废水1.23万吨,排放垃圾约336吨,每天产生畜禽粪便3644吨,除约10%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处理外,大部分直接作为农家肥还田,少数无序排放。全县共有养殖场(小区)每天产生畜禽粪便432吨,粪便综合利用率约80%。目前大部分农村草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