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ID:41456115

大小:78.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8-25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主题:走遍千山万水二、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古诗系列: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一首独具特色的写景诗,写鸟儿飞散,白云也悠闲地飘走,它们对诗人没有留恋之心,只有敬亭山与诗人相守相望,表达了李白心中苦闷与孤独,但又很坚定的情绪。刘禹锡的《望洞庭》描写了秋叶月色下洞庭湖的美景。月色下,洞庭湖山水青翠,绿水

2、环抱的翠山犹如白银盘中托起的青螺。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的秋夜是那么的淡雅静丽,令人陶醉。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一首“词”,作者以如画的文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了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对祖国山河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桂林山水》一文紧紧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用准确优美的文字,叙述桂林的秀丽多姿,表达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学中要认识桂林山水是怎样的甲天下,了解以下几点:一、整体感知全文的布局结构是总分总,中间是并列关系,培养学生学会梳理顺序,形

3、成清晰的条理,以后写文章懂得进行有序表达。二、重点感悟对象是作者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与丰富的词汇,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桂林的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采用方法是朗读感悟,在读中入情入境地品析,轻面易举地模仿,及时有效地积累。三、拓展延伸到生活,以形象的图画或课件,引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向往,运用吸收的语言进行描写、抒情,在具体的情境中生成自己的语言,形成文学素养。《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整体感知课文记叙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空间变换、地点移动的线,即游

4、览顺序(去游洞——沿途——洞口——外洞——内洞——出洞);另一条线是洞和水的关系。其次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的三段“游外洞、过孔隙、游内洞”,其中过“孔隙”、游内洞的经过写得尤为详细,应作为朗读感悟的重点,真切感受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大、奇”。《七月的天山》记叙了了作者游览天山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之情。教学中注重自学,先整体了解课文是按照空间顺序,以地点的转换对天山的景物进行介绍;其次了解每一段的景物特点,体现天山越往里走越美的神奇。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

5、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三、教学目标:1.认识24个生字,会29写个字,积累48个词语。2.借助字典、词典,运用学过的方法独立识字,有独立识字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及课文精彩的语段,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4.本专题的口语交际是制定春游方案,注意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锻炼自己的合作和交往能力。5.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较上期写一处景物的要求上有所提高,强调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四

6、、教学重点: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字,积累48个词语。2.有感情地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4.能按一定顺序把校园一处景物写具体,写出景物的特点。五、教学难点:1.理解、感悟课文精彩的语段,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2.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自己的合作和交往能力。3.能按一定顺序把校园一处景物写具体,写出景物的特点。六、教法和学法: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树

7、立学习的信心。七、设计理念: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八、课前准备:1.鼓励学生收集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2.鼓励学生观察校园景物,为习作作好好铺垫。九、教学措施:1.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以读代讲,让学生反复品读,从中感受风光的秀丽和文字的优美,并注重读的形式多样化,对于难读的文段加强范读指导。2.结合平时古诗词的积累,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中的古诗之后,广泛阅读古诗词,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3.以丰富多样的实

8、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4.鼓励学生积累,多读多背好词佳句,精彩段落。5.尽可能采用图片、录音、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注重单元知识的检测,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十、课时划分:第1课:《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