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与食养

中医食疗与食养

ID:41490328

大小:20.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6

中医食疗与食养_第1页
中医食疗与食养_第2页
中医食疗与食养_第3页
中医食疗与食养_第4页
中医食疗与食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食疗与食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食疗与食养主讲:李雪英一、概述中医食疗学是研究中国传统食疗、食养的理论和经验并加以整理和提高,使之与现代营养治疗学和食养卫生学相结合的一门医疗保健方面的实用科学。饮食疗法简称食疗,即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要,采用针对性的饮食,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食疗在提高疗效上与其它医疗、护理、药物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病人来说特殊营养配合的食物,有的能直接影响疾病的转机,有的可以为机体进行其它的治疗(如手术)创造必要的条件。二、中医食疗的原则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食疗必须有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辨证的方法及治疗原则,运用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治在食物调配上以充分利用

2、食物中一些非营养物质的特殊治疗作用。选择配膳,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阴虚”之体应选择甘寒、甘凉、甘平及酸性食品,甘酸能化阴,甘凉可治热。2、因人因病,辨证施食食物虽为养人之品,然亦与脏腑有宜、不宜。“食物入口,等于药物治病同为一程,合则于人脏腑有宜,而可去病卫生,不合则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故必须认真运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及药物归经学说来分析食物的作用,是中医食疗的特点,也是选择食物的原则。“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根据中医理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凡属寒性或凉性食物,食后能起到清热、泻火甚至解毒的作用,遇到热证或炎暑、温热、疫毒盛行的季节

3、,可以选用。相反,凡属热性或温性食物,食后能起到温中补虚、防寒的作用,遇有寒证或气虚之证,阴虚证可选用。“五味”是指酸、辛、甘、苦、咸。食物的五味具有不同的作用。如凡辛味能散,能行气血,对于表证、气血阻滞都应选择辛味食物。甘味食物能补益和中缓急,用甘味食物可滋补强壮,以疗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任何一方之虚证,同时甘味可用来缓和拘急疼病等。酸、涩食物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能泻、能燥、能坚,用来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咸味食物能软坚散结,亦能泄下,可治疗热结、痰核、瘰疬等。“升、降、沉、浮”是指食后食物的去向,升浮是指食物的升提、发散作用。沉降是指食物有降道、平喘、泻下的作用。临床上,根据疾病

4、所在部门不同来选食,如病在表、在上可用升浮食物;病在里、在下可用沉降食物,病情上逆者宜降;病情下陷者宜升。同时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辛、甘、温、热的食物主升浮,酸、咸、苦的食物主沉降。临床上要因人因病,辨证施食,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对成年体质壮实的外感风寒者,可选用发散作用较强的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等;对老年体虚而感风寒者,食疗宜配补益食品,如人参桂枝粥、木耳粥等。3、饮食要适时令《内经》指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甘咸苦以养心气”。可见食物的五味与时令及人体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5、故以食治病须遵循“春宜凉、夏宜寒、秋宜温、冬宜热”的基本原则。因时因地、灵活选食。如春季宜选用辛凉疏散食疗方,以防疫毒入侵;夏令宜用清凉饮料或清暑食品,以清解暑热;秋冬则宜用平补或温补的食品,以散寒扶正。4、膳食要审理论上求因,搭配合理疾病的原因错综复杂,要做到合理调配饮食,必须审证求因。如便秘一证,因有气虚、津亏、燥实之不同,其治疗当有补气、生津、泻下之异,食疗方也不尽相同,如气虚便秘宜用胡桃粥,津亏便秘宜用鸭梨粥,燥实便秘宜用牵牛子粥等。我国著名营养学字侯祥川在学习《内经》的配餐和饮食原则之后总结为“五谷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为助,力求

6、少而数,气味合而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无使过”。5、保护脾胃之气(1)重视膳食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不洁或误食有毒之物,均可伤脾胃,引起中毒。对“馊腐陈败”变质或经虫、蝎、蝇、毒、尘污染的食品应弃而不用,对生冷食品,除冷饮外,均宜煮后食用,所谓“百沸无毒”之道理。华佗在谈到饮食卫生时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自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又说:“饱食即卧,乃生百病”。故饱食后必须适当活动,才能“谷气得消”、“病不自生”。(2)定时、定量、定餐饮食要有节制,过饥。过饱都易损伤脾胃功能。因胃有一定的容量,如暴饮暴食,超越了脾胃运纳能力,使脾胃气机失和,从而可发生种种病

7、证。故“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不令饱;先渴而饮,饮不令过”。“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才能保持脾胃运纳的正常功能;反之,饮食不足,气血无以化生,会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成为病。6、饮食不宜偏嗜(1)饮食不宜过寒过热。《灵枢·师传篇》曰:“饮食者,热勿灼灼,寒不沧沧”。过热易伤食道,助长内热,增剧血症;过食生冷易伤脾气,食物的凉热就以“热而不烫、凉而不寒”为原则。2、对食物的五味不可偏废,力求合理搭配。《素问·奇病论》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