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ID:41501054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6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_第1页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_第2页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_第3页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_第4页
资源描述: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1)双链cDNA合成与酶切:分别提取待比较的两组细胞mRNA(实验方tester、驱赶方driver),利用随机引物反转录为双链cDNA后,用四碱基识别酶如RsaI或HindⅢ切割成平均大小为600bp左右的平端片段;该酶约在44=256bp处就有一个切点,一分子而来的双链cDNA经该酶酶切后,可产生数个片段,每个片段一般<600bp,可防止长链cDNA片段所形成的复杂结构对有效消减杂交的干扰。(2)两次消减杂交:将testercDNA分为两组,分别于其5'端上接上两种不同的具有一段反向末端重复序列

2、的寡聚核苷酸、去磷酸化接头(adaptor1,adaptor2),以利于随后的选择性扩增。接头设计特点:①接头是由一长链(约40余个核苷酸)和一短链(约10余个核苷酸)组成的一端是平端的双链DNA片段,而且双链的5′均无磷酸基团,保证了接头以唯一方向与cDNA片段连接,即接头长链的3′端与cDNA双链5′端连接;②接头长链外侧(约20余个核苷酸)序列与第一次PCR引物序列相同,内侧序列与第二次PCR引物序列相同;③在接头上含有T7启动子序列,并且含有内切酶识别位点,为以后该片段插入克隆载体提供酶切位点。两组testercDNA样品分别与过量的d

3、rivercDNA进行第一次杂交,得到a、b、c、d四型分子,使原来丰度不同的单链cDNA得到大量富集,两组产物另加上新变性的drviercDNA再次杂交,这样就产生了两个5'端有两个不同接头的e型分子,这种e型分子正是tester较driver特异表达cDNA,填平粘性末端。第一次杂交中,将过量的drivercDNA分别加入两份testercDNA中,变性后退火杂交。第一次杂交后有4种产物a、b、c、d:a是单链testercDNA;b是自身退火的testercDNA双链;c是tester和driver的异源双链;d是drivercDNA。第

4、一次杂交是使tester单链cDNA均等化,即是原来有丰度差别的单链cDNA的相对含量达到基本一致。这种均等化的实现是依据杂交的二级动力学原理,丰度高的单链cDNA在退火时产生同源杂交的速度要快于丰度低的单链cDNA。同时,由于testercDNA中和drivercDNA序列相似的片段大都和driver形成异源双链分子c,使testercDNA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目标cDNA得到大量富集。第一次杂交后,合并两份杂交产物,另加上新的变性driver单链,再次杂交退火。在这一次杂交中,只有第一次杂交后剩余的经均等化和消减的单链testercDNA能与

5、drivercDNA一起形成各种双链分子。这次杂交进一步富集了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并产生了一种新的双链分子e,这种分子的两个5′端有两个不同的接头(接头1和接头2),正是由于这两个不同的接头,使其能在以后的PCR中被有效的扩增。(3)两轮抑制性PCR:两次杂交后,填平粘性末端,利用巢式PCR原理进行扩增,将两个长接头序列设计成内外两对引物,先用外侧那对引物进行PCR反应。基于PCR抑制效应的存在,只有那些代表了具有差异表达的,且两端同时接有不同接头的双链cDNA片段(e型分子)才能在PCR中得到以指数扩增,而a、d类分子没有引物结合点,b类

6、分子由于两端均为同一接头,在链内极易形成发夹结构,故此3类分子均不能得以扩增,而c类分子一端无接头,只能线性扩增。这样经过两轮PCR使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再次得到富集而构建成由差异cDNA片段构成的消减文库。换言之,e型分子两端都能和引物配对,扩增效率高,而c型的双链分子只在一端有一个引物配对,扩增效率比e型分子低得多,b型分子由于两端有长序列的反向重复,可互补形成牢固的“锅-柄”二级结构,无法进行有效扩增。第二轮PCR再用内侧那对引物进行配对,可极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使在最后的PCR产物中绝大部分是e型分子。(4)消减文库的扩增与鉴定:将消减文

7、库中的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以适当方式(T/A方式或酶切粘性末端互补方式)插入载体,转化细菌,扩增文库后,经x-gal蓝白斑/抗生素初步筛选后,随机挑取白色克隆制备质粒,酶切后分析插入片段。(5)对克隆出的片段进一步分析鉴定:包括用二次PCR产物制备探针,经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以插入cDNA片段为探针进行Northernblot鉴定差异表达;cDNA序列测定,序列同源性分析;通过文库筛选或步移技术获取完整的差异表达基因全长。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较以往差异基因克隆方法有了重要改进,具有三者无法比拟的优点:(1)高度的特异性,这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8、的设计特点:a、使用四碱基识别酶酶切,产生<600bp的片段,这样可防止cDNA片段形成复杂结构而影响杂交,同时使同一基因家族来源的片段不易交互杂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