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ID:41509598

大小:95.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6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1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2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3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4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A.必然性B.偶然性C.可能性D.必要性[答案]A[解析][从材料“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有其发生的必然性,A项符合题意。]2.清朝某位皇帝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

2、,发表上谕:“总之,进京一事,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这反映了当时在位的皇帝和不平等条约是(A.道光帝《南京条约》B.咸丰帝《天津条约》C.咸丰帝《北京条约》D.光绪帝《马关条约》[答案]B[解析][1858年,中国同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其中涉及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其在位皇帝是咸丰帝,与材料意思相符,故B项正确。]3.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3、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D.兴办学校教育[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A项正确;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的内容,C项错误;兴办学校教育超越了当时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开等农民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D项错误。]3.下图是西方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其寓意是()《好狗》,1895年A.同情中国所受遭遇B.揭露日本

4、侵华野心C.讥讽清朝腐败无能D.策划共同瓜分中国[答案]C[解析][“同情中国所受遭遇”在漫画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积极谋划对中国的侵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侵华野心公之于天下,故B项错误;漫画中中国的象征龙被狗肆意欺压,反映出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故C项正确;共同瓜分中国在漫画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3.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小大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A.

5、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B.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D.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答案]C[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日本急需对外扩大市场,发展资本主义,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舆论界对世界形势缺乏了解,盲目自大的心态,故C项正确。]4.下图为《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的一幅漫画,名为《官方的礼物》,并写道:“为纪念中国的这次运动,将要给端郡王载漪送上漂亮的首饰(项链、B.第二次鸦片战争D.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答案]C锁链和手链)。”据此判断,“这场运动”是指(图中枷板上写着:杀人犯,

6、刽子手A.太平天国运动[解析][义和团运动时,端郡王载漪与庄亲王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力主慈禧对外宣战。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与漫画《官方的礼物》内容相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3.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民革命的仓促性[答案]B[解析][革命党应该主要指的是革命派,维新派是改良派,故A项错误;“到武昌起义之

7、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指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故B项正确;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4.1913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曰:'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C.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答案]C[解析][材料中虽然提到“共和”,但是说的是“对付”,不是真正的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题干材

8、料没有体现共和原则,故B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面对车夫之间的争吵与矛盾,巡警用“共和时代”为幌子,用“对付着”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来糊弄百姓,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必须选共和制的意思,故D项错误。]3.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