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

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

ID:41512213

大小:58.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6

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_第1页
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_第2页
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_第3页
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_第4页
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5力的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5力的分解【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2.知道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3.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强化“等效替代”的方法。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三、徳育透点联系实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对力进行效果分解。【教学难点】1.力的分解方法。2.按效杲分解吋如何确定两分力的方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力的分解[演示1]在一台秤托盘上放一长度合适的长木板,木板上放一重物,

2、静止时指针指示一定的值,用一斜向上的拉力使重物在此木板上运动(运动距离不宜太长),观察台秤读数减小。如下图所示。师生共同分析:力F产生两个效果:使重物克服阻力前进时,同时把重物上提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产生.水平力片使重物前进,竖直向上的力耳使重物上提.F的作用效果可用两个力斥、巧代替,耳、色就叫做尸的分力。[结论]几个力,如果它们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來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提问]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呢?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遵

3、守平行四边形定则。[问题]在演示1中,若F=10N,4=30。,片和色的大小分别为多少?请同学用三角形知识列式计算斤、坊的值。学生列式:F}=F-cosa=5a/3N-8.7NF2=F-sin6f=5.0N[问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百、场的大小?引导学生得出:可以由作图法求出斥、耳的大小。[演示2]在黑板上固定一彩色橡皮绳,并在绳的另一端(结点)系上两根细线,请同学用一竖直向下的力把结点拉到0位置,如下图所示。0”F[演示3]请同学用沿04方向的拉力片和沿0B方向的拉力F2同时作用于结点,将结点拉到0位置,

4、如下图所示。[分析]片、场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演示4]请同学用不同的方式将结点拉到O位置,例如下图为其屮一种方式。[分析]斤、竹'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提问]片、耳是力F的一对分力;尺,/V也是力F的一对分力,如果只知道F,则F有多少对分力?[分析]同一对角线可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同一已知力若不加条件限制可分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提问]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有惟一确定的解?[分析](1)己知两分力方向。(2)已知一分力大小和方向。(3)实例分析。[演示5]用薄塑料板做斜血

5、,将物块放在斜面上,斜血被压弯,同吋物块沿斜血下滑。[分析]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和压紧斜面。设G=20N,0=30。计算法:G]=G・sin

6、桥要修很长的引桥来减少倾角?[分析]斜面倾角越大,使物体下滑的力越大,物体越容易下滑,故公园滑梯倾角较大,但若大桥引桥的倾角较大,使物体下滑力较大,车辆上坡艰难而下坡乂不安全,是不可行的,山路修成盘山状也是这个原因。二、矢量相加法则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有的矢量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但是我们从另个角度看待平四边形定则,有时候处理问题会更简单、形象与直观。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矢量AB与矢量BC在合成的时候,构成了一个三角形ABC,我们把两个矢量首尾相连从而求岀合矢量,这种方法叫做三角形

7、定则。提问: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之间有没有本质的区别?回答:没有,只是将其中一个矢量平移,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本质还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点评:很好,三角形定则实质上还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像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矢量。象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都是矢量,在进行相加时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或三角形定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叫标量。象时间、路程、质量等都是标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就可以了。三、小结1•力的分解从理论上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分

8、解是无数组的,但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前提下相互替换,在此意义上分解是唯一的。2.力的分解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一个力应该怎样分解収决于解决问题的需要。3.计算分力大小的主要方法是解三角形。4.矢量相加法则:矢塑的加减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四、作业布置教材P66“问题与练习”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