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 教案

ID:34358844

大小:68.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 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 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 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 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所在学校: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任课教师:学科物理版本册数人教版必會一课目名称—力的分解I第1课时1、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教学目标3、初步掌握按效果分解力的方法,通过3个实例,由演示实验入手形彖直观的研究力的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4、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5、尝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和生产中与力的分解相关的现象,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6、了解三角形定则,知道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相同,明确矢量和标量的概念。学情分析这一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习完力的合成的基础上

2、,等效替代的逆运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的分解的多解性实验仪器电子台秤、木块、钩码、细线、长条状三合板、胶带纸、笔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使用方式和意图[知识冋顾]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儿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儿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例如:两个孩子拎水桶的力F

3、、F2和大人拎水桶的力F效果相同,F

4、、F2就是F的分力,而F是Fi、F2的合力。2、力的合成遵从什么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请学生板书,画出图形,并作说明)[引入]既然合

5、力和分力效果相同,那么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可以用合力来代替分力,而达到相同的效果呢?可以,等效替代就是我们研究力的合成的目的既然合力可以代替分力,那么分力能不能等效的替代合力呢?[新课教学]3.5力的分解一、定义:求一个己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利用显露器遮住用两个孩子的拉力等效替代大人拉力的图片,提问学生后在拉开用突出显示器,强化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二、分解的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思考1:不加限制一个力分解有儿组解?(有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解)在实际问题中不可能随意的进行力的分解,那又该如何处理呢?三、效果分解法通常是按照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分

6、解的,先确定力的实际效果,从而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的大小实例分析1:己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F的作用(图3_5_1)演示实验:将一端固定有细绳的木块放置在台秤上,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0角,拉物体(说明台秤示数即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实验现象:物体向前滑的同时,台秤示数减小效果分析:台秤示数减小说明该力有向上的效果,使物体与接触血间压力减小物体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说明该力有向水平右拉的效果分力方向:水平向右作图求解:竖竖直向上向上的分力耳=Fs0右的分力(如图3_5_2)思考2:若斜向下推,如何分解?F2=Fcos

7、d353351Te352

8、F使用显露器遮住效果的结论,提问后显示插入斜向上分解的flash联系实际:课本中的拖拉机,日常清洁时拖地[总结]力的分解步骤: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2、跟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4、据三角形知识求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实例分析2:已知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倾角为(),重力G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图3_5_4)演示实验:将木块放置在与倾斜的三合板上,释放木块实验现象:物体下滑的同时,木板发生了形变效果分析:重力具有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9、的效果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效果分力方向:沿斜血向下和垂直于斜血向下作图求解: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插入flashF、=Gsin&(图3_5_5)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色=Gcos&思考3:已是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呢?确定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应由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出发。物体对斜面对压力是物体作用在斜面上的,而F2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根本不同注:分力F

10、、F2都不是实际存在的力,而是我们求出來的与力F等效的分力。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分力可以替代合力,但是分力和合力不能重复考虑。思考4:当B角变大时,两分力大小如何变化?若变小呢?0增大,则F】增大、F?减小;。减小,反之联

11、系实际:生活中高大的桥,都有很长的引桥;盘山公路;滑梯实例分析3:可自市转动的轻杆AC和BC,BC杆水平。们的连接处C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力F的作用效果怎样?如何八分解?(图3_5_6)体验实验:利用胶带纸、笔和手掌快速构成类似的结构,在C点施加向下B的拉力,由手的感觉来体会,力F的效果效果分析:F拉伸AC杆,压迫BC杆在它分力方向:沿AC拉伸的方向和BC被压迫的方向作图求解:如图3_5_7沿AC杆的分力沿BC杆的分力AB插入flash改变该结构,效果相同,但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改变联系实际:路灯的支架等四、矢量相加的法则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