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

ID:41533333

大小:62.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7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_第1页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_第2页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_第3页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第6卷第8期V01.6NO.8读与写杂志Readand啊tePeriodical2009年8月August2009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以大丈夫为例罗香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广州511325)摘要:在当今,现代人格的发展存在不健全的趋向,至少在一部分人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本文从分析孟子的理想人格入手,以大丈夫为例,探讨了如何成就善”养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孟子的理想人格论就如何超越一味地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避免庸俗化,健全人格,仍具有其当代价值.,关键词:理想人格大丈夫养浩然之气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0

2、9)8—0083—02儒家所推崇的是内省式的道德修养,注重对道德的体认,由于人天生的资质和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同,因而在境界上就有高低之分,所成就的理想人格也就有不同的层次.孔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圣人是不得见的.能够见到君子就可以了.善人也是看不到的,能看到有恒心的人就可以了.虽然孑L子给圣人披上了神秘化,崇高化的外衣.但他认为在现实生活屮君子是能通过不懈的努力达到的•因而孔子十分推崇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观,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与我同类者”,与孔子所不同的是,孔子认为圣人可望不可及,孟子则强调了成就理想人格的普遍平等性,即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对能性.在理想人格上,孟子

3、尚”气势”,和孔子所推崇的君子所不同的是,孟子推崇”养浩然之气'',暑E迈激越的太丈夫.本文从五方面来解读孟子所推崇的”养浩然之气”的大丈夫.1大丈夫当”善养浩然Z气'’蔡元培认为,所谓大丈夫,以''浩然之气”为本.在战国年代,诸侯国相互攻伐,可谓天下并争,民不聊生.孟子游说列国•主张实行仁政•可在当时的政治形式下,这种想法未免"迂远而阔于事情:他的弟子公孙丑也怀疑,即使孟子能够得到国君重用.但面对现实的重重阻力是否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孟子的冋答是肯定不会的•在孟子看来,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善养浩然Z气.”“敢问夫子恶乎长?”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厂日:"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慄于心,则馁矣』在孟子的思想体系屮.个体”善养浩然Z气其结果必然导向大丈夫这一理想人格.因为”浩然之气"是充塞在天地之间的种至大至刚之气.是一种集内心之道义进发出来的刚大,正义凛然的精神,有''浩然之气”充盈身心的人,必然有正义凛然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边激越的情怀,这也就是大丈夫的形象.因而,和孔子所推崇的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相比,大丈夫多了些豪迈激越的精神.2大丈夫当”养其大体”“养浩然之气",落实到现实层面上,就要面对种种欲.欲不就都

5、是恶的,只要是现实中的人,都会去追求一定的物质条件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孟子看到了这一点,但他并不否认利欲的作用,也不绝对排斥利欲.而是认为士阶层任重道远,必须以推行仁义为己任,而仁义是内心所固有的,这样利欲和仁义的关系就是利欲让位并服从本心的关系.这就是说,在孟子看来,有利欲幸福和道德幸福•二者是价值选择的关系,士必须以道德幸福为最高的选择•即要用理义来制欲,导欲.并进一步提出发挥心的作用,”养其大体,,.“养其大体者为大人•养英小体者为小人:所谓的”大体”,就是心官;”小佑'就是耳目之官养其大体''•就是要不断思考•不要让外界的物欲蒙蔽了A己的心,从而知善向善.3大丈夫当重”义二舍生

6、取义大丈夫"养其大体”.用理义来制欲,导欲•可见大丈夫重“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四于,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予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正是因为心中有”义”,大丈夫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重“义二大丈夫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担当精神•孟子本人也曾说:“如欲平治理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大丈夫重”义”,追求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即”仁义二如果在生与义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也宣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要牺牲生命的极端情况下,为了实现仁义

7、.打•卫正义,都应视死如归,而不能临危苟免.4大丈夫当有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大丈夫不仅重"义”•表现出正义凛然的精神.而且还有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因而,对大人的态度是敬畏的.而孟子正相反.他认为大丈夫”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可见,一”畏”一”藐",两种人格形象对照何等鲜明!孟子认为,不要惧怕那些居庙堂Z高的大人•不要被他们身后的权势和富贵所诱惑,而要藐视他们.因为在孟子看來,无论是至尊的皇帝,还是寻常的百姓,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