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无案例》PPT课件

《刑法无案例》PPT课件

ID:41534065

大小:506.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8-27

《刑法无案例》PPT课件_第1页
《刑法无案例》PPT课件_第2页
《刑法无案例》PPT课件_第3页
《刑法无案例》PPT课件_第4页
《刑法无案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无案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刑法§1刑法概述§2犯罪§3刑罚§4罪刑各论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一)概念是指一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安定团结,保护人民的财产和人身权利免受严重的不法侵害,根据宪法,并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规定什么是犯罪,并针对这种犯罪处以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刑法概述(二)刑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

2、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1刑法概述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刑法概述三、刑法的适用范围(一)我国刑法的地域效力(二)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三)我国刑法的对人效力§1刑法概述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刑法》第13条(二)特征1、社会危害性2、应受刑罚处罚性3、违反刑法性§2犯罪二、犯罪构成(一)犯罪的主体1.自然人主体首先,要求行为人达到一定的年龄。其次,要求行为人具有辨认能力与控制

3、能力。§2犯罪2.单位主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2犯罪(二)犯罪的主观方面1.犯罪故意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2犯罪2.犯罪过失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该结果而构成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可以分为疏忽大意的

4、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2犯罪3.动机和目的除了犯罪故意和过失外,有些犯罪的成立还以动机和目的为其必要的构成要件。如走私淫秽物品罪要求必须具有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2犯罪(三)犯罪的客体1.一般客体2.同类客体3.直接客体§2犯罪(四)犯罪的客观方面1.危害行为是指在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支配下所产生的具有危害性的举止。§2犯罪2.危害结果3.因果关系4.时间、地点和方法§2犯罪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一)正当防卫1.从防卫起因来看,客观上应存在不法侵害。2.从防卫时间来看,正当防卫发生在不法侵害进

5、行过程中。§2犯罪3.从防卫对象来看,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4.从主观意图来看,防卫人应具有某种防卫意图。5.从防卫限度来看,正当防卫应在能有效制止不法侵害的范围内进行。§2犯罪(二)紧急避险1.从避险起因来看,应存在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构成威胁的危险。2.从避险时间来看,危险已经出现,并对特定的合法权益形成紧迫的威胁。3.从避险对象来看,紧急避险是针对第三人的合法权益。§2犯罪4.从主观意图来看,避险人应具有避险意图。5.从避险的必要性来看,行为人

6、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6.从避险限度来看,被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全的合法权益,否则就构成避险过当。§2犯罪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一)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1.犯罪的预备2.犯罪的未遂3.犯罪的中止4.犯罪的既遂§2犯罪(二)共同犯罪1.共同犯罪的概念(1)主体条件(2)主观条件(3)客观条件§2犯罪2.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1)主犯(2)从犯(3)胁从犯(4)教唆犯§2犯罪一、刑罚的概念刑罚,是国家为了预防犯罪而由法律规定的,对已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公民利益

7、的犯罪行为适用的,以限制或者剥夺犯罪人一定权益为内容的强制性制裁方法。§3刑罚(一)刑罚的属性(二)刑罚的目的(三)刑罚的法律特征(四)刑罚的功能§3刑罚二、刑罚的种类(一)主刑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5.死刑§3刑罚(二)附加刑1.剥夺政治权利2.罚金3.没收财产4.驱逐出境§3刑罚三、刑罚的具体运用(一)量刑(二)累犯、自首和立功1.累犯是指因为犯罪而受过一定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3刑罚2.自首自首分为两种:一般自首和

8、特殊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国家刑事审判的行为。特殊自首是指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行为。§3刑罚3.立功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均是法定的从宽制度。§3刑罚(三)缓刑、减刑和假释1.缓刑(1)必须针对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暂缓执行刑罚必须不致再次危害社会的;(3)累犯不适用缓刑。§3刑罚2.减刑减刑的适用条件有以下几点:(1)适用减刑的前提条件是,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