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怀念母亲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怀念母亲

ID:41540267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怀念母亲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怀念母亲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怀念母亲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怀念母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所含的复杂的思国与思母之情。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2.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内容。2.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3.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提起季羡林,大家并不陌生,五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季羡林爷爷写的文章,叫

2、做《怀念母亲》。怀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接下去给点时间你们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读得准确、读得通顺,边读边感悟。⑴准、顺⑵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情感。2.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生字词关。老师来看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如何。(出示生词)挚寝频朦胧凄斑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纠正错误;指导正确书写,“朦”“胧”“凄”“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朦”“胧”“凄”左窄右宽,“频”左右相等,尤要注意“朦”、“频”,切勿少写多加,要注意区别。)3.把它们放到词语中

3、你们还会读吗?(出示词语)真挚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朦胧凄凉可见一斑一篇散文弃养沮丧心潮腾涌(采用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的方式,纠正错误)4.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都要知道,待会我们再一起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它们。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来生字词难不倒我们同学,接下去老师要考考你们大家有没有读懂课文了。从课题来看,这是一篇抒发怀念、思念之情的文章,怀念的对象是母亲,那么这个母亲仅仅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母亲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来告诉老师。(请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设计意在让学生立足第一段)明确:双重含义:亲生母亲、祖国母亲。2.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请同学

4、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同样在第一段)明确: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3.同学们有没有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样浓浓的爱与怀念?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找一找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深切感情。先来找找怀念亲生母亲的句子吧,用横线划出你找的句子,并注意边找边感悟。4.交流反馈,教师总结并及时板书。怀念亲生母亲:⑴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⑵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

5、么,母亲频来入梦。⑶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5.再来找找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怀念祖国母亲:⑴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⑵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⑶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⑷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⑸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⑹我怅望灰天

6、,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⑺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6.同学们找出来许多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这也是作者和我们常人想得不一样的地方。作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特别怀念祖国的?(立足第三段)明确并引导:到德国留学后(国外)引导怀念两个母亲(国内)引导怀念亲生母亲7.梳理文章两大块内容⑴国内:思念亲生母亲⑵国外:思念两个母亲回归课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四、回顾生母,感受敬慕1.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此块内容着重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

7、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2.谈感受,质疑。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引导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天之悔、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4.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会如此痛苦?同学们能理解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举手发言)教师总结:这得从季羡林和母亲的关系说起。⑴感情好,母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补充资料: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

8、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