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大作业

《论语》导读大作业

ID:41555538

大小:55.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7

《论语》导读大作业_第1页
《论语》导读大作业_第2页
《论语》导读大作业_第3页
《论语》导读大作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大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试科目:《论语导读》一、大作业题目(任选一题):1.试论孔子的政治理念2.评论孔子的启发式理念3.从《论语》看儒学4.从《论语》看孔子的生活艺术5.谈谈《论语》与反腐败的借鉴6.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二、大作业要求:1.选择上面的题目,写一篇论文。2•要求2000字以上。3.除以上题目外,自己亦可以自己确定题目,但是要与《论语》有关的。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艺术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而《论语》作为孔子牛平的主要文学史书,更是包含了很多他的教育艺术。他的教育艺术包含诸多

2、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论语》中非常有名的内容就是他的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知识并进行深入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己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受到世人的认可。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

3、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H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孔子的教育艺术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耍“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

4、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孔子的教育艺术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

5、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

6、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耍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四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

7、有真正的欢乐时光。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岀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8、贯彻理论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