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

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

ID:41559523

大小:59.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7

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_第1页
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_第2页
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_第3页
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新供给”研究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作者:贾康《光明FI报》(2016年01月06日15版)基于十八人示全而改革和全血依法治国的部署,党的十八届九屮全会又提出了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并结合协调、绿色、开放发展而归宿于共亨发展的系统化的现代发展理念,随后,决策层十分清晰地表述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屮国的“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笔者所在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屮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提出了从供给侧发力应对现实挑战、破解瓶颈制约的一整套认识和建议,力求形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反思,并对为实现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到习近平表述的“屮国梦”现代化口标

2、提供理论支撑。相关认识的切入点,是需要对已有的经济学成果有“破”有“立”。而引出的基本认识,就是中国为完成十三五“全面小康”决胜阶段的任务并乘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伟大民族复兴的“屮国梦”,必须紧紧抓住并处理好“理性的供给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命题。1.“新供给”是对已有主流经济学成果的“破”和“立”(一)“新供给”研究中的“破”从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层面考察,人们普遍发问:为什么经济学家对于“千年Z交”后的世界金融危机既无像样的预测,又无有效、有力的经济学解释与对策思路?如何以经济学理论阐禅屮国的不凡发展与艰巨转轨进程?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冋答,可以归结为

3、在“新供给”研究中己致力做出的“破”:第一,主流经济学理论认知框架存在不对称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虽然各自强调不同的角度,但乂存在共同的失误,即他们都在理论椎架里假设了供给坏境,然后主要强调需求侧的分析以及“需求管理”政策主张,都忽视了供给侧和供给管理问题。近几十年有莫人影响的“华盛顿共识”,其理论框架是基于“完全竞争”这一前提假设的,实际上是拒绝在供给侧作深入分析。美国在应对滞胀时应运而牛的供给学派是颇有建树的,其政策创新在实践中产生了明显的正面效应,但其理论的系统性明显不足,其主张还是在“华盛顿共识”框架Z下,考虑在分散的市场主体中如何激发供给的潜力和活力,并且弱于

4、结构分析、制度供给分析和政府作为方面的分析——因为美国不像屮国必须解决“转轨问题”与“结构问题”,自然也难以提升对供给侧的重视程度。相比于指标量值可通约、较易于建模的盂求侧,供给侧的指标不可通约而n千变万化,问题更复杂、更具t期特征和“慢变最”的特点,更要求结构分析与结构性对策的水准,更不易建模,但这不应成为经济学理论可以长期容忍认知框架不对称的理山。第二,经济学主流教科书和代表性实践之间存在“言行不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在应对危机的实践屮,关键性的、足以影响全局的操作,首推一系列区别对待的结构对策和供给手段,这在他们的教科帖里找不出清楚的依据,但在实践中却得到倚重与强调。比如,美国在应对金融

5、危机时,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操作是教科书从来没有分析过的“区别对待”的政府注资:一•开始,美国调控当局没有对雷曼兄弟公司施以援手,后來总结经验,对“两房”、花旗、通用分别施以援手,这种大量公共资金对特定主体的选择式注入,是一种典型的供给操作,给予了经济社会全局以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如此重要的实践,迄今还基木处于与其经典学术文献、主流教科书相脱离的状态。第三,政府产业政策等供给侧问题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非常薄弱和滞后。比如,在经济发展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产业政策,尽悸美国的经济学文献和理论界代表人物均对此很少捉及,但具实践却可圈可点:从20世纪80年代亚科卡自传所强调的重振美国之道的关键是产业

6、政策,到克林顿主政吋期的信息高速公路,到近年奥巴马国情咨文所提到的油页岩革命、3D打印机、制造业重回美国、区别化新移民和新兴经济等一系列的亮点和重点,都不是对应于教科书的认知范式,而是明显地对应于现实重大问题,以从供给侧发力为特色。不客气地说,本应经世致用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在这一领域其实是被实践远远抛在后而的“不够格”状态。(二)“新供给”研究中的“立”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更开阔的视野,考虑我们能够和应当“立”的方面。第一,经济学需要强化对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在基础理论层面,应明确指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主要支撐因素,从长期考察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冋应和引导。供给能

7、力响应体系及其机制在不同阶段上的特征,划分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时代。盂求的意义当然不可忽视——人有需求才有动力、才要去追求各种可用资源——但对有效供给对需求的引导作用过去却认识不足。从供给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决定性的视角來看,经济学研究应强调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及具供给能力、与“供给能力形成”相关的制度供给问题,这样就具有了理论的普适性,也特别适用于解释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怎样完成转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