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ID:41565406

大小:60.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第1页
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第2页
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5、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利资料。3、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4、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让学生自己分析数据,归纳出相关规律。教、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光具座一个,蜡烛,火柴,焦距已知的凸透镜一个。预习要求教师活动内容、

2、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在研究凸透镜跟凹透镜的区别时,同学们利用凸透镜观察了透镜对面的物体,看到了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但我们通过凸透镜总是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吗?其实在上次的实验中,有些同学已经发现,当改变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所成的像的大小、正倒、虚实是会发生变化的。本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探究一下凸透镜成像究竟有什么规律。先请同学们利用凸透镜观察一下,当改变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吋,看到的像有什么变化?交流:学生交流各白观察的结果。问:同学们都观察到了像的变化,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止立

3、,有时倒立。那么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答: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牛变化时,成像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问:这次实验的是要探究物体经凸透镜在什么时候成倒立等大的像,什么时候成倒立缩小的像,什么时候成倒立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正立放大的像。而同学们知道成像情况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因此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实验中需要记录什么?答:要根据成像的情况,记录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以及像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物距和像距。学生通过观察后冋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牛回答学牛回答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提供实验数据请四位同学

4、回答四种情况下,物距、像距跟焦距之间的关系。板书: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问:像的大小、正倒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出,像的虚实怎么判断呢?答:可以借助于光屏判断。如果像能成在光屏上,就是实像,如果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出现在光屏上,就是虚像。实验时,用点燃的蜡烛作为发光的物体,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边(左边),把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边(右边)。问:为了能使像成光屏的中央,应该怎么做?答:要将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板书:注意事项:实验时蜡烛放在左边,

5、凸透镜放在屮间,光屏放在右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应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等高、共线”。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每种现象记录两组数据,填写在课本P108的表格里。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f二cnu(学生记到书上)填写好课本上的表格后,再根据课本P108“交流与合作”的内容继续探究,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补充:把透镜遮掉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有什么变化?先猜一猜,再做做看,看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第二课时根据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请几位同学提供实验数据。(四种现象八组数据)让学

6、生比较在这四种情况下物距、像距跟焦距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物体的位置,再让别的学生在黑板上作出这四种情况下的像)板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二2f(像物界侧)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像物异侧)f2f(像物界侧)uu(像物同侧)交流在进行P108-109的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的规律。(1)当凸透镜成实像(即物距大于焦距)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

7、像越大。(2)讨论:阅读课木P109第2、3、4小节,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答:小华的看法有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要使物体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不仅要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而且还要在同一条直线上。小亮的看法不正确。因为并不是凸透镜不能成实像就一定成虚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就是不能成像。问:当凸透镜的一半被遮住时,观察到的像有什么变化?(3)遮掉凸透镜的一部分,像的大小、虚实、正倒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像比原来暗些。(4)P109“3W”1、2、3、

8、4课堂练习:见作业纸。课后作业:P109“3W”学生交流教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