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

ID:41566433

大小:69.7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27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_第1页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_第2页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_第3页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_第4页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家风建设(上)只平

2、、九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家风建设”o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儒家思想对家族文化的重视我们这个课题分为四个部分,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家族文化是十分重视的,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家族不仅是传统中国人社会经济文化的核心,也是政治生活的主导因素。所以《孟子•离娄》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礼记•礼运篇》

3、里也讲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大学》里讲到“修、齐、治、平”,“修”是修炼自己的品德,“齐”是齐家,“齐家”是后面“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个人把自己的道德修炼好了以后,首先应该很好地管理家族,然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治理国家,平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家”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我们特别耍强调一点是,在中国,“家”这个概念其实是“家族”的概念,跟我们现在核心家庭的意思是有一点区别的。但是,“家族”这个概念事实上也是从核心家庭,然后进一步衍生,就是“家族”的概念,“家族”进一步扩大就是“

4、国”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家族”是…个缩小的“国”的概念,“国”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的“家”的概念。家族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突出特征。上世纪著名的儒家学者,新儒学的专家钱穆先生说过,“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部分里的第一个内容,家族在中国儒家文化里是非常重要的。(二)家训文化的内涵我们再来看什么叫家训文化?家训也称做家戒、家范、庭训,它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训诫、训示,它的重点放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教育后辈。运用家戒

5、教育家人和子弟,在我们中国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个人的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或者是家族的熏陶,家族文化的传承,对一个人以后人格的形成,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的家训文化把中国古代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结构模式运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把教育天下的任务分摊给每一个家庭,或者每一个家族来承担,这样就把家庭以及家族这样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变成了道德教化,知识和人生智慧传承的组织结构。所以,家训文化是中国家族文化一个很必然的结果。(三)家训文化以制度化方式运行家训文化

6、在中国古代是以制度化的方式运行的。宋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官员司马光在他的家训里边记载,唐代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一一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每天像老师给学生布置功课一样,每天要检查,这样的做法一直持续了20多年,所以柳氏家族出的人才那么多跟这个也是有关系的。除了柳公绰,宋代的宰相赵鼎在他的《家训笔录》里也讲到,如果一个家族里哪个子孙做了坏事,败坏了家风,这个时候,家族的长辈-定要聚集家庭的子弟进行庭训,庭训就是让他知道这个事情做得不好,以后要改正,如果仍然改不好,继续再庭训,一直到改好为止,这

7、是赵鼎的记载。中国在南方还有一个很著名的郑氏家族,一直到了元代,仍然保持每天早上全家聚会,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进行祭祀和聚会的习俗。在聚会的时候,-定要宣讲家训,并且通过在祠堂设立奖罚牌,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操守进行督察和奖惩。这个都是我们有史可查的,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使家训文化得以实施。这样的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是把素质教育转移和分解到每个家庭来进行,在全社会就建立起了一个家家有责、人人践行、代代相传的社会教化机制。这种教化机制是一种自组织状态之下,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模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优良传统,

8、也是对人类文明很重耍的贡献。二、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普通百姓父了相传、口耳相授的实践,很早就开始。中国是…个非常注重血缘家庭传承的民族,中国又是农耕民族,所以中国非常重视把前辈的生活经验、人生智慧、相关知识有效地传承给后代。我们从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家训,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典籍《尚书》、《周易》、《诗经》里,有相应的家训内容,对后世的家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尚书•五子之歌》里有“皇祖训一”,皇祖指的是大禹对他的后代的训令,这里讲到,“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

9、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这个话是当时作为领导人的大禹对他的后代教育,老百姓可以亲近,但是不要看不起老百姓;“民惟邦本”,老百姓是整个国家的根本;“本固邦民”,老百姓如果满意了,生活好了,整个国家就会安定、安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我看天底下的那些人,随便找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头或老太太,都比我在某些方面更强。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民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