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

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

ID:41568105

大小:69.7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7

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_第1页
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_第2页
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_第3页
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_第4页
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段最古的长城(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段最古的长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表达效果。2.引导学牛把握文中体现出來的对创新精神的赞颂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愿望。教学重点1.文章总体思路的把握。2.作者对赵武灵王的评价。教学难点1.叙议结合的写法。2.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教学方法1•比较阅读法2.探讨分析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游戏:通过下面给出的四个提示词语,猜一建筑。秦始皇《世界遗产目录》防御好汉答案:长城(说明:长城主要是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花费了人量的人力物力将以前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工事加以连接和修补,1987年进入《世界遗

2、产冃录》,它是古代的防御工程,现在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一说。故选择以上山个词语。)通过这一游戏环节引出本课主题——“长城”,这样设计可以创设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古今长城。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通常是指秦始皇从公元前214年起修筑的,一直修到明朝,历时2000多年。它东起山海关,穿过高山,越过深谷,伸延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总计长度达五万多公里,可谓“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人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长城是由关城、敌楼、朋墩等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

3、系。丿力代修筑长城都依照“因地势用险要塞”的原则,关城隘口或建在山峡深谷、危崖绝壁Z间,或建在河流转折Z处,或建在交通耍塞,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Z势。在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上设有关隘或关城,并派重兵镇守。长城上的著名关隘有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结合口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的补充。通过对长城的介绍,加深学生对我国这一古迹的了解,同吋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悄。如今的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军事使命,但这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血汗结晶的万里长城,是祖先遗阳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

4、化遗产,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人类文明的骄傲。1.长城歌曲欣赏。《孟姜女》(古代)《长城谣》(抗战时期)《长城长》(现代)选取的歌曲有与长城有关的民间传说,有抗战时期象征民族精神的,还有现代对长城的歌颂的。由此可见“长城”这一题材经久不衰,“长城”永远给人们的思考与启迪,这样拉近了与文章的距离。2.名诗连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时明刀汉时关,万里长征人耒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5、马度阴山)O这一环节不但考查了学生平时对古诗词的积累,同时也进入文章内容——阴山最古的一段长城。二、检查预习1.字词检测。绵亘(gen):连绵不断。苑囿(yudnybu):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民怨沸腾:百姓的怨言很人。迥乎不同(ji&ng):显然不一样,形容差别很大。举世闻名:全世界都很闻名。采用抢答法。这一题冃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注重基础的字词的积累。2.作者简介剪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原北大副校长。他运用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历史,为建立我国马列主义的历史科学

6、做出巨大贡献。十年动乱期间,因遭受迫害,1968年12月含冤去卅。提前布置让学生在下而搜集相关内容,学生谈不到的教师加以补充。3.文章体裁历史游记。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以生动、轻快的笔调描写游览屮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的写法灵活,描述屮往往带有抒惜或议论,能给人以思想教冇和美的享受。本文将史论与游记相结合,在记游的同时,加入了对历史的考证。明确本文的体裁,对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有重要作用。三、理清思路1.3分钟速读全文,画出作者的行踪。居庸关——呼和浩特——大青111——大青山南麓——赵长城明确:这也是本文的

7、线索。2.依据行踪,可以将全文划分成三部分,试加以概括。第一部分(1〜2口然段):塞外风光。第二部分(3〜7):大青山的口然条件及战略地位。第三部分(8〜12):对赵长城的考证及对赵武灵王业绩的赞颂。速读是一种文章阅读方法,提出冃标速读,可以锻炼学生迅速查找的能力。学生讨论回答。在此理清文章思路。3.细节推敲。(1)比较人青山南北两麓的地形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自然条件大青山北麓波状高原“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大青山南麓狭长平原“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2)作者为什么耍详写南麓?因为它是战

8、略耍地,所以才会引起民族纷争,因此它是修筑长城的背景。比较阅读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通过比较对以看出大青山南麓的重耍,引出修建长城的起因。(3)作者如何证实自己走访的是赵长城?通过《史记匈奴列传》屮位置的记载及对长城的高度、用料、建筑方法几方而来考证,证实这一段就是历史上的赵长城一一一段最古的长城。这里可以表明作者的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