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

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

ID:41572062

大小:65.3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8

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_第1页
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_第2页
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_第3页
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_第4页
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作者:漆永祥作者简介: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100871)。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京)2018年第20181期第18-22页内容提要:通过对屮国古代各种类型的“群文阅读”方式进行了叙述与分析,并就古人读书、作文的说法做了归类与释解,我们认为,今天所提倡的来自四方的诸多读书作文的新方法新理论,中国古人都不同程度地有过尝试与实践,并且成果显著。期刊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5期关键词:读书方法/群文阅读/作文之道"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近

2、两年颇为流行。这种方式一般是指,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岀自己的观点,逬而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其实,要说群文阅读是新兴时髦的阅读方式,并不太正确。事实上,群文群书并读、相互参稽、相得益彰的读书方式,也是自古有之。恕我孤陋,对西方的阅读方式了解不多,今天在此就中国古贤的读书、作文的方式做些介绍。一、古人的群文群书对读法1.博观诸家,吸取众长古人常将各家文章采择而并读,既有篇与篇的异同,又有各家间的异同,多读之后自然有所得。宋人吕祖谦(东莱)《古文关键》一书,选

3、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张耒(这与后世标举的"唐宋八大家〃已经非常接近了)文六十余篇,施以评点,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宋人谢柠得(叠山)又有以四段读四家文之法,以为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四家文读之,即可得行文写作之法。明末清初散文家魏禧讲究〃遍历诸家"之法:"平时不论何人何文,只将他好处沉酣,遍历诸家,博采诸篇,刻意体认。及临文时不可著一古人、一名文在胸,则触手与古法会,而自无某人某篇之迹。摹拟者如人好香,遍身便佩香囊。沉酣而不摹拟者,如人日夕

4、住在香肆中,衣带间无一毫香物,却通身香气迎人。”(《日录论文》)明末诗论家徐增则以衲子(僧人)化缘为例来讲多方学习、融会贯通的道理:〃诗须到家,所谓’到家’者,于古人诗中,路路都有。若止得一路、两路,则非到家。试看衲子沿门持钵募粮,不知历过多少人家,方满得者个钵子。到得煮熟时候,气味件件相和。至此田地,才为到家也。”(《而庵诗话》)清人张秉直论读八家文曰:〃韩取其奇崛,柳取其镌削,欧阳取其纟于曲,东坡取其汪洋,若曾,若王,若老泉、颍滨,各有专长,贵兼收而博观,视吾性之所近,而特取之。"(《文谈序》)

5、清人王昶曾萃韩柳欧曾之文三百篇为《困学编》,其《春融堂集》卷四十四《困学编题词》曰:于韩取其雄,于柳取其峭,于苏取其大,于欧、曾取其醇懿而往复。又取《尚书》《仪礼》为学韩本,取《檀弓》《公羊》为学柳本。铭、颂取诸《易》与《诗》矣,《太玄》及《易林》辅之;赋取诸屈原、宋玉、贾谊、扬雄之徒。纪事莫工于《史记》《五代史》,其继别者,旁推交通,兼综条贯,如是而吾学为文者始全。凡学要于博观而约取,不约则不专,不专则不精。专乃能熟,熟乃能养。是文者将徘徊蕴蓄于胸膈间,与神明相附丽。得之心者融,宣之手者顺。纤微曲

6、折,意态II页逆之间,将不期合而自合,不期工而自工。世上的文章,无论名家还是俗子,都不可能句句优美,篇篇成功,择其优而识辨之,体味之,咀嚼之,涵泳既久,自然能得其法。1.比较异同,明晰源流今天的群文群书阅读讲究异同比较,其实这也是古人一直运用的旧法。宋人孙奕(履斋)有〃祖述文意"之法,即取两家之文渊源相接者比较,而观其祖述之迹。例如读韩愈与欧阳修的文章:欧阳文忠公初得昌黎文,尝曰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于素志。居无几何,公以文章独步当世,而于昌黎不无所得。观其词语丰润,意绪婉曲,俯仰揖逊,步骤驰

7、骋,皆得韩子之体。故《本论》似《原道》,《上范司谏书》似《谏臣论》,《书梅圣俞诗稿》似《送孟东野序》,《纵囚论》《怪竹辩》断句皆似《原人》。盖其横翔捷出,不减韩作,而平淡详赡过之。若夫《罗池碑》曰:〃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则退之又自深得《离骚•东皇太一》〃歌吉日兮辰良〃之句法。《寄崔立之》诗曰:〃欢华不满眼,咎责塞两仪。"则又深造乎班固〃宾戏福不盈,眦祸溢于世〃(魏人章疏亦云:〃福不盈眦,祸将溢世。")之遗意。其前辈各相祖述,类如此。(《示儿编》卷七)孙奕认为欧阳修的文章,就是祖述模仿韩愈而来,而

8、韩愈又可以追溯到屈原和班固,只要将前辈一家的文章读熟读透,就能深造而自得。清人储在文曾对自己的门人说过:"陆士衡《五等诸侯论》,苏廷硕《东封朝觐坛颂》,独孤至之《梦远游赋》,韩退之《进学解》《毛颖传》,孙可之《大明宫纪梦》,欧阳永叔《王错传》《王淑妃传》《伶官传》,苏子瞻《十八罗汉赞》《战国养士论》,陈同甫《上孝宗书》,皆得太史公之神,当与《项羽本纪》同读。初学必须解得此意,方可作文字。"(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这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群文阅读"了,一篇《项羽本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