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

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

ID:41586965

大小:25.6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8

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_第1页
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_第2页
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_第3页
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_第4页
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前滚翻单元计划  (726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基础的滚动、滚翻的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和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  3.培养认真锻炼,团结友爱,合作探讨,勤于思考的习惯。  课次  任务与要求  教学重点  教与学  1  初步体会各种方式的滚动,发展灵敏性培养学习兴趣  要求:让学生反复练习体验提高两种滚动动作的协调性。   1.前后团身滚动  2.左右直体滚动   1.师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图片或  物品,进行模仿练习。  2.师生进行演示交流  3。分组练习各种方式的滚动,体会的乐趣。  4.师生共同评析  2  初步学习前滚翻的动作

2、方法。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及平衡能力。  要求:完成前滚翻成直腿坐撑屈腿坐撑和分腿坐撑的姿势。    (3314字)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结合水平一(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二年级(水平一)的技巧教材前滚翻,内容是二年级技巧练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儿童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它符合水平一学

3、生认知能力差、好玩、好动、好模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通过学习,能够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同时让学生知道前滚翻也是一种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年级分布:人教版各年级前滚翻教材分布  一  技巧  前滚翻  二  技巧  连续前滚翻  三  技巧  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跪撑、俯撑、分腿前滚翻)  四  技巧  前滚翻起立,接球。  支撑跳跃  跳上成跪撑起立,向前跳下接前滚翻  五  技巧  前滚翻交叉腿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  六  技巧  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女

4、生)  前滚翻交叉腿转体180度-后滚翻-挺身跳(男生)  各年级重点:人教版各年级前滚翻教材重点分布  1、一年级前滚翻:滚翻时蹬地、低头、提臀、团身滚动,掌握身体平衡。    2、二年级连续前滚翻:滚翻时低头、提臀、蹬腿、团身,连接下一次动作时,要连贯、协调。  3、三年级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滚翻时低头、提臀、团身,掌握身体平衡。  4、四年级前滚翻起立,接球:前滚翻动作连贯、协调;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动作的质量。  5、五年级前滚翻交叉腿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前滚翻两腿交叉后转体的方向是从后面腿的一侧转过来;前、后滚翻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6、六年级:  (

5、1)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女生):个单个动作之间的衔接要自然、连贯。  (2)前滚翻交叉腿转体180度——后滚翻——挺身跳(男生):前滚翻交叉腿转体。  三、学生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的学生,他们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力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但是他们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我校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男生22,女生14人。学生大都来自外省市,对体育知识基础较差,但运动能力还不错,具备一些简单的运动能力。学生普遍能吃苦,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由于年龄较小,比较好动,对新事物好奇心比较强

6、。运动兴趣很高,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力量等素质都比较差,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本班有一名残疾学生,一直坐轮椅在旁见习,还有一名智障学生,只能参加一些简单的运动,对特别学生特别关注。因此,本课我设置了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情景教学及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发展灵敏素质。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重点和难点  1、

7、教学重点是蹬地、推手、团身紧。  2、教学难点是滚动圆滑,动作协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宗旨”的主题思想,特采用以:  1、语言、情境导入法: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氛围,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  2、模仿练习法:通过情景导入,学生自主模仿团身滚动的方法。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