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实验1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ID:41627994

大小:57.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实验1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_第1页
实验1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_第2页
实验1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1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1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目的]学握运动性疲劳的牛理指标测定与评定的方法。[原理]人体疲劳时,各器官系统功能都卜-降。下降的程度和疲劳程度有关。因此测定运动前后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出现疲劳及疲劳程度。[对象]体冇系学生或运动员。[器材]肺活量计、反应吋测定仪、膝反射阈测定器、血压计、听诊器、诊断床、两脚规、闪烁值测定仪和秒表。[步骤]1、安静时指标(1)反应时:受试者取坐姿,连续测定5次红灯信号反应时(每次间隔10s),取其平均值。(2)呼吸肌力量耐力:连续测定受试者5次肺活量(每间隔15s测定1次),记录每一次的肺活量值。(3)膝反射阈:受试者闭上眼睛,坐在椅了上,小腿下垂,检测

2、者将膝反射阈测定器上的重锤(II为200g)调节到」E好对准膝盖下離韧带的中央,从角度计(M)5°的高度上开始让重锤落下,叩打键部,以后毎次增加下落角度5°,间隔5s让重锤落下叩打腱部,直至引起膝跳反射动作的最小落下角度,就是阈值。(4)血压体位反射:受试者取坐姿,测其安静吋血压,然后躺卧在诊断床上3min,并使受试者返回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立即测定血压,每30s测定1次,共测加in。(5)皮肤空间阈:实验人员持触觉计或两脚规,将具两端以同样的力轻触受试者皮肤,先从感觉不是两点的距离开始,逐渐加大两脚规距离,直至受试者感到了两点的最小距离作为皮狀空间阈(两点阈)。(6)闪光融合

3、频率:受试者坐在闪烁值测定仪的前面。测定仪的高度要与受试者的面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接触测定仪的窥视窗口,眼睛注视闪光屏。检记者控制测定仪上的数字显示器调节旋钮,使闪光频率次数逐渐从慢到快,直至受试者感到断续的闪光变成连续光感时为止。引起连续光感吋的断续闪光的最小频率,即为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或称闪光融合阈),可以从测定仪上的数字显示器上读数,记录其频率(周/s)。测3次,取平均值。(7)时间再牛法:止受试者看钟表的秒针走动lmin,然后闭眼,每隔20s举手发出信号,做15一20次。检测者记录受试者每次发出信号之间的吋间间隔。由此计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差,接上两个值算出动摇度即(标准差/平均值)2。2.

4、运动实验(1)准备活动:受试者蹬自行车功最计,按功率50W,转速60转/min,运动3min。(2)疲劳实验:准备活动后休lmin,然后按规定的逐级递增负荷连续进行运动,男性从150W,女性从100W起始,3min递增50W,直到精疲力尽,跟不上测功器的转速为止。(3)运动后立即测定运动前所测部位的同一牛理指标,观察运动后变化,参考下列标准,判断有无疲劳和疲劳的程度。3.实验结果评定(1)反应时,运动后疲劳时反应时延长。(2)呼吸肌力量耐力:运动后疲劳时肺活量一次比一次下降。(3)膝反射阈按表7-2评定。表7-2膝反射阈评定表疲劳程度增加角度恢复速度轻度5-10睡一夜可以恢复*1'度15-30

5、直到次口方能恢复重度>35休息一周才能恢复(4)血压体位反射的测定,若在2min内完全恢复,说明没冇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5)皮肤空间阈值较安静吋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6)闪光灯融合频率按表7-3评定。表7-3闪光融合频率评定表疲劳程度闪光频率减少(周/s)恢复速度轻度1.0-3.9休息后当日可以恢复•I1度4.0-7.9睡一夜才能恢复重度>8休息一夜不能完全恢复表7-4RPE分级表67…非常轻松89…很轻松1011…尚轻松1213…稍累1415…累1617…很累1819…精疲力竭20(1)时间再生法:动摇度在0.03—0.07

6、为轻度疲劳,在0.08以上为重度疲劳。(2)主观判断:根据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判断疲劳程度,受试者可以根据运动小的主观感觉判断疲劳程度,按Borg设计的RPE表,报出级别。[注意事项]1.受试者身体健康,若发现有呼吸道感染,心动过速,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口腔温度高于37.5°C等,则不能进行实验。2.受试者要密切合作,运动要坚持同一指标和同一部位进行测定,以防测量误差。[应用与评价]准确判断运动训练后的疲劳程度,对于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防止过度疲劳冇重要的意义。[作业]根据实验结來判断疲劳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