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

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

ID:41628306

大小:63.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9

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蚕病理学》教学大纲总学时:54总学分:3理论学时:39实验学时:15面向专业:蚕学课程代码:BB016014大纲执笔人:王彦文大纲审定人:牟志美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家蚕病理学》是蚕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耍的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強的应用学科。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家蚕发病的原因,病原微生物的待件、致病机理、传染发病规律以及诊断防治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握蚕病防治的基木理论和实际诊断蚕病进行蚕病防治的基木技能。2、课程教学的垄本耍求理论知识方血:主要包括三个方而。(I)学习并掌握蚕病的种类、蚕儿发病的原因以及传染性蚕病发生流行规律

2、等蚕病防治的基础知识。(2)学习学握生产上常见多发的儿大类主耍蚕病的病原微生物特性、致病机理、病征病变特点,传染、发生、流行规律及诊断、防治的理论和方法。(3)培养提高学生口学及获取有关文献资料、科技情报的能力。实践技能方面:认真上好实验课,提高学生对几大类主要蚕病的实际识别与诊断能力,并通过课下小实验让V生学握蚕病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某本程序。使沖工具备蚕病研究的卑本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3、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耍讲授家蚕发病的原因,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特征特性、致病机理、传染发病规律以及诊断防治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握蚕病防治的基木理论和实际诊断蚕病进行蚕病防治的

3、基木技能。先修要求为《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蚕体解剖生理学》。4、课程教学改革与原教学大纲相比,理论教学由原来的27学时改为39学时;增加12学时;实验教学由原来的9学时改为15学时;增加6学时。在教学内容上,重点突出家蚕病理学内容与蚕病防治实用技术,增加了家蚕病原分子生物学及蚕病防治新技术等内容。二、大纲内容(-)理论教学大纲第-编家蚕传染性病害绪论:蚕病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3学时)笫一章蚕病的基木概念(6学时)1.蚕病的种类:传染性蚕病与非传染性蚕病种类。2.蚕病发生的原因3.传染性蚕病发生及流行规律:四人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规律。4.蚕体的防御机制重点难点:重点讲解

4、蚕病发化的主要外部原因及相互间的关系。传染性蚕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及蚕体具冇一定的抗病性的物质基础。难点为昆虫所具有的免疫能力与高等动物有何区别。思考题:1引起蚕儿发病的外部因素主要冇哪些?并简述它们Z间的关系。2传染性蚕病病原在群体中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的?并以实例卩以说明。3蚕体具冇哪些防御性机构与机能?昆虫免疫与高等动物冇何界同点?教学法建议:本章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建议教师在讲授之前围绕课程内容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书让学生课下阅读,在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有了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课堂上再作系统、垂点的讲授,并组织学生观看《蚕病防治》录相片,以増强学生对蚕病防治的感性认识。第二章病毒病(

5、9学时)内容:第一节血液型脓病:病原、病变、病征、发病特点。1.胃肠型脓病:病原、病变、病征、发病特点。2.浓核病:病原、病变、病征、发病特点。3.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4.病毒病的防治要求:使学生了解不同病毒在白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对消毒药剂的稳定性。掌握对三种病毒病的识別与诊断的方法。根据病毒病大多具有蚕座内传染的特点,学会防治病毒病的基本方法和措施。重点难点:重点讲授各种病毒病的病原形态、病征、病变特点,识別诊断方法,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卞要防治措施。难点为病毒的超微结构及对蚕儿的致病机理。思考题:1.血液型脓病蚕冇那些共同症状?不同发育阶段蚕儿乂冇何不同症状?2.胃肠型脓病和浓核

6、病在病征和组织病变上冇哪些异同点?识別诊断二者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病毒病中哪些病蚕蚕粪带毒具有极強的蚕座传染性?了解这一点在蚕病防治上有何意义?4.生产中为何强调要严格分批、提宵、隔离淘汰弱小蚕?这在蚕病防治上有何生理意义?5.根据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试给一个多发病毒病的养蚕户制定一个切实町彳了的防病规划和措施。教学法建议:木章是蚕病学教学中最雨要的一章,除课堂上要把要点、难点和基木理论讲深讲透外要特别注意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结介实验课加强、巩尚课堂所学知识。冇条件的最好让学生独立饲养部分病蚕,观察、记录发病经过,并冇意识的指导学生做些蚕病防治方而的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实际

7、操作能力。病即病的防治可在教师教授了病證病发牛•、流行规律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学住课卜•准备,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共同制定和探讨病毒病防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学生运川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细菌病(5学时)内容:第一节细菌性败血病:病原、病变、病征。1.卒倒病:病原、病变、病征。2.细菌性胃肠病:病原、病变、病征。3.细菌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要求:掌握细菌病多为急性传染病,病原并非某一特定的细繭,在自然界中存在相当广泛。蚕儿得病后,早期症状极不明显,诊断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