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

ID:41633263

大小:95.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9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_第1页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_第2页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_第3页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_第4页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徐晓东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州市中国f摘要】本论文上篇中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界定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方法的讨论出发论述了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验研究的口的和意图;在下篇中将介绍利用非即吋性网上对话记录展开的质的分析,并探索利用这种质的研究方法对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可能性。【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网络的校际I办作学习、情境化学习、质的分析。1.引言1.1信息素养概念的讨论"informationliteracy”一词

2、在我国译为"信息素养”,一般认为它是作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推行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之一。“信息索养”当中的“索养(literacy)"原意是指“语言文字的读写能力”。“语言文字的读写能力”这一概念在当时意味着从“能够认识口己名字这种程度的读写能力”到“能够读报看圣经这种程度的读写能力”,范围相当广泛。但从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备基本素质这一点来看,“读、写、算”能力“有的话很自然、没有的话很不便”,它构成日常社会生活所需最低限度的基本索质。可是,到了信息社会特别是高度信息化社会,一般地认为,除了读写算Z外,信

3、息素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Z-o即信息素养与“读、写、算”并列成为信息化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如果将“信息素养”理解为有关“信息”的“读、写、算”,那么“读懂并传达文字信息”的能力,可以在语文课中获得,通常的语文学科教育已经足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信息素养需要与通常的语文、数学学科教育中培养的“读、写、算”能力加以区别,赋予新的内涵。这就需要对信息素养的内容进行界定。目前,发达国家对信息素养的定义虽然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可以概描为:信息的运用能力、对于信息的科学理解、正确

4、的信息态度这三个方面。有了这三个标准,我们不难将信息索养进一步概括,认为它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1.2信息素养概念的构造著者认为“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也是一种“判断力”,而“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力”乂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与“信息”有关的“知识、理解”,以及通过具体的体验活动逐步掌握的“实践能力”和“态度”这两个部分。这之中,与对象信息有关的“知识”、如“读、写、算”,它依存于齐个学科,并构成各个学科课程基础,而与对象信息有关的“理解”、“态度”,包括理解社会屮信息的意义、信息道

5、徳和信息的重要性等。另外,与对象信息有关的“实践能力”除学科技能“听”和“说”夕卜,还包括“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硬件、软件使用的操作技能”。因此,“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需要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同时又是根植于具体的问题情境的能力。因此,光靠“头脑风暴”、“创造性问题解决技法(CPS)”等一般的解决技法,是达不到灵活运用信息解决问题之口的的。总之,要想掌握“灵活运用信息”这一综合能力,除不断地掌握大量知识、在真实活动中不断演练以外别无他法。2.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形成信息素养呢?根拯上述

6、讨论得知,除了学习过去学科课程的基础基木的“读、写、算”夕卜,还需要开展理解社会屮信息的意义、信息道德和信息的重要性等的学习,这些都是学校里应该教的,不教的话,学生很难掌握;同时,关于“听”和“说”的能力即支撑学科课程学习的基础技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来到学校Z前就已经具备了,它是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在交往中形成的。因此,除学科基本技能“听”和“说”外,有关硕件、软件使用或操作技能的习得,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交流这一互动中获取。这里提到的学习环境是指:营造一个学习、制作、交流场面(

7、认知场面)、捉供一个反复尝试(尝试错误)的机会。既需要一种计划性学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设置一系列只有利用要掌握的目标技能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一想法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经验,即人在遇到问题时才会想到利于信息。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最好的方法是:给学生一个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开展学习。当然这种学习活动需要精心设计,可以是任务驱动的,可以是基于主题的,也可以是基于方案的,还可以是作业式的,等等的教学模式。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既信息素养教冇不是利用脱离开洋科或具体课题知识情境、只强调计算机和信

8、息技术操作以及概念学习的独立学科“电脑课”、“信息课”,而必须是通过囊括上述这些教学模式的综合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3.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上而从经验角度对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采取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在下而讨论中将介绍一系列迄今用过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何时源于何处现已难于查明,但可以认为最初是源于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n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