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

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

ID:41641403

大小:70.2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9

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1页
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2页
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3页
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4页
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髙校心理环境包括自我实现与环境约束的碰撞、和谐相处与淡漠交际的困扰、知识才能与现实适应的反差以及诚实守信与道德缺失的冲突。改善高校心理环境,要以传统精神为先导,盘活高校环境资源;要以人际关系为基点,营造和谐人文氛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净化高校心理环境。关键词:高校心理环境;学生心理成长;影响;策略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27-02一、高校心理环境解读心理环境这一术语对于教育科研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它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K?Koffka和K?Lew

2、in提出来的。之后,K?Lewin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不是如刺激反应公式描述的一样,并提出行为公式来推翻刺激反应公式:[B二f(PE)]其中,B表示个体的行为,P为个体,而E则表示环境。这个公式可以理解为行为是随个体和环境两个可变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简言之,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的函数。值得一提的是,K?Lewin提出的行为公式中的环境(E)既不是指客观环境(物质环境),也非K?Koffka提出的行为环境,而是心理环境。1.心理环境的含义心理环境,其实就是人头脑中的环境,是引起人们心理事件实际发生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实际发生,二

3、是对人的行为有影响。根据这两大标准,K?Lewin把心理环境分为三类事实: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和准概念事实三种准事实。对于这三种事实作为心理环境主要内容的理解,会因研究角度而有所不同。学术界主要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心理环境是以一种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环境,它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对客观环境进行认知,形成一种以客观环境为基础的情感,最终通过这种情感来影响个体的行为。2.高校心理环境构成研究心理环境的学者们有一个共识,即影响主体行为的心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一个高度缜密的系统。这个系统可根据心理层面的高低将其划分为民族心理环境、区域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高校心

4、理环境等等。高校更为关注高校心理环境,因为高校心理环境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高校培养人的社会职能发挥的强与弱。所谓高校心理环境,是的情感体验。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主体行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高校心理环境有其导向、规范、激励、调适和辐射五大功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对高校心理环境的建设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限资源为高校心理环境发挥其功能创造条件。指学生在校内外对客观环境的心理感知的基础之上形成上个世纪末,美国学者R.E.Slavin主张创设最优化的学习环境的内容大致包括组织课堂活动、实施教学、提供必要的物理环境以促进时间的有效利用以及创造愉快的和富

5、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不难看出,R.E.Slavin研究成果对我国高校心理环境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二、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心理成长,就是个体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过程。就学生而言,具体包括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处理、对学习真正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所持的态度等。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心理环境有如下几点。1.自我实现与环境约束的碰撞心理成长首先是个人价值实现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个人价值实现问题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在他看来,“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

6、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建立自己在群体里的地位。学生因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人际关系等因素的不同,他们的起跑线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必将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加之现在的高校环境被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所污染,导致多数学生滋生“心理郁闷症”,长此下去,必然摧毁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意志。学生在感受这样的外界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学生失落并迷失自我,由于找不到心灵的平衡点而变得缺乏斗志而一蹶不振。1.和谐相处与淡漠交际的困扰市场经济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也无法避免带来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

7、问题。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一方面迫切希望能拥有真挚友情,渴求相互理解,与同学和睦相处,另一方面又常常下意识地通过行为、言语等极大地膨胀自己的优越感,而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常常滋生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不管是家庭条件好与坏,学生的自我膨胀和极度自卑都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不利。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长期处于紧张、郁闷的心理压力下,甚至在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面前有卑躬屈膝的内心体验。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它不只是马加爵一个人的错,而是大学两大群体对心理环境的认知产生偏差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