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

ID:41647985

大小:56.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9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_第1页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_第2页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_第3页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_第4页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探析[摘要]我国高校贫困生数量剧增,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凸显,分析和加强髙校贫困生教育的研究,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们应该在思想上、心理上以及引导贫困生的自我成长上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贫困生这一群体可以成人成才。[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教育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81-0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加之由于近年来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连续扩大,学费上涨,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致使贫困生比例逐年提高

2、,贫困生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贫困生问题给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要想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要了解贫困生现状、在物质上给予贫困生扶助以外,还必须结合高校贫困生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解决精神上的贫困问题,才能真正使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贫困生所呈现出来的精神贫困主要有:心理困扰、学习困难、思想困惑、就业困境等。往往易引发心胸狭窄、保守、自卑、消极甚至厌世等精神贫困和心理危机。1•心理困扰:贫困生因经济拮据,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就会表现出焦虑、自卑、抑郁和敏感等心理;2•学习困难:贫困生,特别是

3、来自农村和边远山区的贫困学生由于山区、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教育资源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基础差而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同时,因经济贫困勤工俭学时贫困生不能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学业上,也导致其在学业上感到困难。3•思想困惑:贫困生既会因自己得到帮助而对社会、对他人心存感恩,又会因在残酷的现实中身处困境而萎靡不振、悲观绝望,因此,贫困生对现实和社会的看法常常是矛盾的。4.就业困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相对其他同学贫困生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就业信息会相对匮乏,同时其在外形、气质甚至是与人沟通的能力上都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而使其缺乏就业竞争力而陷入就

4、业困境。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贫困生常常具有这样特点:大多数学生能以较为平和、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经济现状。他们自强不息,意志坚韧,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勤劳质朴的品格,敢于吃苦,能靠自己的能力脱贫。但是,由于贫苦的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也有相当部分的贫困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均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贫困”,成了物质和心理的“双困生”。贫困严重影响着贫困生的学习、生理发展及心理健康。因此,对这部分贫困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使他们不但健康成长,而且能顺利完成学业,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解决贫困生的贫困,必须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解困齐头并进。一

5、方面,辅导员要配合学校在经济上尽可能地帮助、支持贫困生,为其创造更多的脱贫机会;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和教育,使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自信自立,奋发图强,变压力为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现实,以坚强的毅力和自信心战胜暂时的困难,创造美好的人生。针对贫困生的贫困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实现精神脱贫。1•在思想上确立“扶贫先扶志”理念。(1)加强交流和沟通,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贫困生渴望被人理解、认可,更渴望有人能帮助解决他们所面对的各种客观现实困难。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注重方法,讲究针对性。要

6、让贫困生认识到,贫穷不是缺点,更不是耻辱。多给他们以鼓励,在激励中树立信心;更要让他们认识到只要认真学习,不懈努力,贫穷现状完全可以改变。(2)加强“精神扶贫”,树立贫困生自立自强意识。“贫困是一把双刃剑”。对弱者来说,贫困是一种劣势,一场灾难;而对强者而言,贫困是一种磨难,是一笔取之不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要让他们把困难当作时时提醒自己奋斗的动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现实,勇于在逆境中成才。(3)加强高校贫困生的“三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更是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三观”直接影

7、响贫困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不断加强高校贫困生三观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正视贫困,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端正生活、学习态度,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2•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与其他学生比较而言,更易存在情绪上的困扰,如焦虑、自卑、封闭、敏感、嫉妒、虚荣等。因此,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贫困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应通过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摸底调查,建立贫困生档案,并对其中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应对有可能发生的

8、各种心理事件;另一方面,可利用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接纳自己和他人,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形成健康人格。3.为高校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