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杨氏之子》

人教版《杨氏之子》

ID:41649985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人教版《杨氏之子》_第1页
人教版《杨氏之子》_第2页
人教版《杨氏之子》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杨氏之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杨氏之子》太阳山小学刘岩梅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及教师指导,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独特的文言文韵味。3、在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难点:能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1.导入揭题,解题。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出自文言文的句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齐读课题2.介绍《世说新语》二、 初读课

2、文、读通课文1、初读感受。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一样?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为设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出示方法,师范读,练读。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

3、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反馈。(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2、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非常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3、指名读。(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知道孔君平是谁吗?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

4、:他。3、师:你来读读,你读明白了什么?小结: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齐读。(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2、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3、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读一读。(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曰”“此”。“应声”“未闻”“

5、夫子”(五)体会巧妙A、理解孔君平的话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评:你真会听话。2、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再自由读读。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可以借助板书来说说。(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B、理解杨氏子的回答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比比和杨氏之子的回答有什么不同呢?     

6、    2、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练读)  (理解:未闻,夫子)(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2)夫子: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夫子’?3、理解:应声答曰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4、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如果来访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黄,而是其它的姓,你会说一句吗?四、赞“聪惠”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

7、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可以用现代文,也可以尝试着用文言文。五、熟读成诵过渡: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聪慧、礼貌,老师觉得,像这们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1、练习背2、指名背。3、男女生比赛背诵。板书设计杨氏之子——刘义庆《世说新语》读孔君平杨 梅  杨家果杨氏子  孔 雀孔家禽甚聪惠(智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