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

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

ID:41651883

大小:65.2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9

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1页
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2页
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3页
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4页
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一、小说的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坏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二、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这是最常见的分法。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小小说的主耍特点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立意奇特,文短意长,情节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使人冋味无穷。2•按内容:可分为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动漫小说等。3•按流派:可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等。4•按年代:可分为古代小说、现代小说等。三、小说的三要素小说应具备三个要素,即人物、情节和坏境。1•小说人物描写的四种主要方

2、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还有正面(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和细节描写。2.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两个部分。这一知识点有利于全面地整体感知小说的耍素,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小说的主题),理解小说的内容和思路,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各个阶段。“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才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矛盾冲突从发展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孑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孑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儿“结局”是矛

3、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己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应用议论抒情句段)。这-•知识点有利于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且有效地突破重点段落。3.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扌舌口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主耍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社会坏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乂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有的环境描写还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

4、而特别耍注意的是花鸟虫鱼等场景的象征意义。四、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彖、含蓄丰富、富有音乐美。叙事性小说的语言,可以分成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大类:1•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耍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2•叙述人语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坏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一般主要就叙述人语言而言。五、小说的线索小说的线索即事物发展的脉络。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作者的感情,人物的某种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为;时间,空间也可以

5、成为文章的线索如《范进中举》是以中心事件“中举”为线索的,故事情节按照中举前与中举后展开,中举前穷愁潦倒,地位卑微,中举后喜极发疯,一步登天,以此深刻揭露和辛辣嘲讽八股科举制度。六、表达技巧1•人称⑴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Z感。⑵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⑶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2.叙述方式⑴顺叙:能按某一顺序(吋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⑵倒叙:造成悬念,引人人胜。⑶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

6、充实丰满。⑷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⑸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3•描写⑴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⑵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⑶坏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⑷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坏境。【阅读方法指导】一、梳理故事情节。1

7、.要素归纳法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可釆用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然后用简明的一句话合理组织岀答案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要素归纳法。要素归纳法一般由人物和事件两部分组成。答题的基木格式一般为:“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采用这种方法:阿尔萨斯沦陷,学校被迫改学德文(起因),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人物)认真上好最后一节法文课,表达对祖国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