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

ID:41676677

大小:394.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9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_第1页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_第2页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_第3页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_第4页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Ⅰ):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Radiology2010Jan;33(1):63-68【编者按】根据读者对知识内容系统更新的要求,本刊特约请有丰富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的资深专家撰文,并增设“知识更新讲座”栏目,希望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知识更新讲座肝脏疾病存在着许多相似的病理改变,了解和认识疾病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指导,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并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连载的形式,通过对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肝脏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脏影像学表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中的特异性征象等五方面内容的系统介绍,为临床诊断肝脏疾病提供重要依据。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I)肝脏的病理性形态改变的鉴别Imagingdiagnosisanddiferentiatdiagnosisofliverdisease(I)Differentialdiagnosisofhepaticpathologicalmorphology陈九如肝脏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消化腺体器官,呈实2.1由先天性肝脏变异造成质性。成人肝脏质量1200—1500g,约占体质量的2.1.1肝脏的副裂隙(accessoryfissures)和

3、假副裂1/40。新生儿肝脏相对较大。可占体质量的1/20。我(pseudoaccessoryfissures)肝脏除正常的裂隙外,国成人的肝脏长而阔,大小约25cmxl5cm~16cm【l1。还有副裂隙和假副裂隙。真副裂隙少见,是由腹膜皱肝脏的病理形态改变包括肝脏体积增(肿)大(diffuse褶所引起,常位于肝脏下表面,称为下副裂(inferiorhepatomegaly)、肝脏形状改变及钙化出现等。accessoryfissure),它将肝右叶后段分为外侧和内侧1肝脏增大的鉴别两亚段。假副裂较常见,由膈肌纤维内折向下嵌入肝脏或全身性疾病都可导致

4、肝脏体积增大,包肝脏所致,又称为膈带(diaphragmaticslips),常位于括肝脏原发和来自肝外的转移性肿瘤、全身性代谢/肝脏右叶的上表面,但也能见于肝左叶。膈带可使肝贮积性病变、肝血管以及心源性疾病造成的肝充脏外面呈分叶状表现,在CT影像上可被误认为大(郁)血、肝感染/炎症等(表1—1)[2-31。结节性肝硬化或呈低密度的肝脏假性肿瘤。2肝脏形状改变的鉴别2.1.2肝薄片(silverofliver)也是肝脏常见变异正常肝脏类似“楔”形,其上面膨隆与膈穹窿相之一。在CT或MRI上可显示肝左叶外段向左延伸对应的称作膈面.其下面与腹腔内脏器

5、相邻称作脏至脾脏左侧,并呈新月状卷裹在脾的侧方,甚至伸面。脏面有2条纵沟和l条横沟,构成“H”形。左纵沟达其后方。超声上则可表现为脾周低回声带,可与由脐切迹和静脉韧带组成。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脾脓肿或出血相混淆[61,但多普勒超声可以鉴别。脉组成,背侧上端为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称第二2.1.3Riedel肝叶Shirkhoda~71认为Riedel肝叶是肝门。连接左右纵沟之间的横沟是肝动脉、门静脉、由于胚胎期局部肝叶生长过速、肥大形成的变异.肝管、淋巴管及神经出入汇合的地方,称第一肝门。为先天性解剖异常中较常见的副叶。发生率为肝脏可因先天性变异

6、或发育异常、肝脏占位性3_3%~31.0%t8]。影像学(US、CT、MRI和核闪烁)检病变以及肝比例失调、纤维化病变引起弥漫或局限查均可显示肝脏右叶呈牛舌状向下延伸。甚至可伸性肝萎缩,也可由于肝脏表面的结节、颗粒样等原达盆腔[71。Riedel肝叶的CT诊断标准为肝脏右叶向因导致局部增大,以上结果均可使肝脏失去其正常下达肋缘以下[91。有时向下延伸的肝脏可见一似形态“蒂”样的缩窄部,从而可发生扭转并发坏死『l01。2.1.4肝脏尾叶乳头状/尾突肝脏尾叶有时可形作者单位:200070,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DOI:10.3784~.issn.167

7、4-1897.2010.O1.LU0101成两个突起。向前、向内延伸的突起称为肝脏尾叶63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lntJMedRadiol2010Jan;33(1)表1一l引起肝脏的体积增(肿)大的疾病及其临床特征引起肝脏的体积增(肿)大的疾病临床特征肝脏肿瘤弥漫性肝转移原发灶见于肺、乳腺、结肠及其他肝细胞癌(弥漫性)局灶性、多结节性或弥漫性,25%侵犯门静脉,肝硬化血管瘤大多是良性肝肿瘤.>5cm者称巨大血管瘤肝母细胞瘤最常见于儿童的肝脏恶性肿瘤婴儿血管内皮细胞瘤见于儿童,呈混合密度、增强后强化,可有肝动脉增大/高输出量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血管

8、肉瘤有接触钍、砷或聚乙烯氯化物(PVC)史,具侵袭性和富血管性特征淋巴瘤50%的何杰金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可继发肝淋巴瘤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