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

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

ID:41677633

大小:54.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_第1页
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_第2页
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的几点做法创新是教育的热门话题,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让学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不能低估了学牛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鼓励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但更有益于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和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从人才学角度来说,还有益于培养难得的创新型人才。我们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的合理布局,鼓励、倡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想像,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教师要在

2、平时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细节中,多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多引导学生的质疑思维、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下面就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在教学细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一、在课内外知识结合中鼓励学生质疑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能更好地找到认知上相通处和情感上的共鸣点,能激发学生们难能可贵的质疑探究和钻研精神。比如,在七年级第八章第一节的教学屮,关于维生素的缺乏症,即脚气病,有同学把它误认为是脚气,更有同学提出问题:脚气和脚气病有什么区别?在此我发现并鼓励了同学们难能可贵的探究和钻研精神,并让学生通过翻找资料,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其实脚气和脚气病不是

3、一种病。脚气一般是指足部的霉菌感染,可出现水泡、弥烂、脱皮、干裂、瘙痒等症状。而脚气病则是指维生素B1缺乏症,其临床表现为:1、干性脚气病: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失音。2、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3、婴儿型脚气病(脑型):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

4、心率快真至突然死亡。二、有效运用直观手段来引导学生质疑直观的图示和实验,还有视频等直观手段,易于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更易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进行七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的活动,不少同学提出了如下问题:怎样依据“图13-3蛔虫卵”来区分蛔虫的受精卵和未受精卵?我引导学生认真实验,并查找相关资料后,得出了如下结论:蛔虫卵分受精卵与未受精卵2种,两者在形态上不同。受精卵:短椭圆形,壳厚,外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有吋脱落);内含一个圆形的卵细胞,细胞两端与壳之间的空隙呈新月形。未受精卵:较不规则,比受精卵狭长;壳与蛋白膜(有时脱落)较薄;内含反

5、光性较强的卵黄颗粒,呈油滴状。这样既很好地达到了活动目标,又很好地引导学生质疑,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举两得。三、在知识的前后联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鼓励、引导和培养,同学们的质疑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甚至能发现教材中出现的差错。这是学生们发散思维的表现,是真止把书读通读透了的表现。在七年级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发现了教材中出现的两个问题:1、与肾小球相连的出球血管,是小动脉吗?2、肾小管真的具有重吸收作用吗?对于前者,通过联系前后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同学拉认为最起码将其称为出球小动脉是不妥当的。理由:肾小球是个毛

6、细血管球,而与毛细血管相连的血管,血液流向毛细血管的应是动脉,血液离开毛细血管的应是静脉,而不可能两端都是动脉。对于后者,同学们通过识图分析后认为肾小管其实并没有重吸收作用。道理很简单,缠绕着肾小管的毛细血管才有重吸收作用,因为该节屮的图11-6"尿液形成示意图”的箭头是从肾小管指向毛细血管的,肾小管只不过是原尿流经的一个通道;相关内容也说得很明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披。。。重新吸收进毛细血管中”同学们勤学好问的求知精神和善于质疑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也得到我的进一步肯定

7、。可以相信,只要加以鼓励、引导和培养,随着学生质疑精神的激发和质疑能力的提高,学生中的创新型人才也被培养起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