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

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

ID:41680066

大小:54.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_第1页
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_第2页
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_第3页
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会议新闻的报道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瓶颈,新闻媒体在改进会议报道上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会议报道与观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手法都是单调俗套、陈旧呆板;新闻含量、知识含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报道会议程序多、出席领导名单多、套话空话多的现象照样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会议新闻相对于其他报道领域而言,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权威性强、新闻性突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做好会议新闻,不仅是衡量一家新闻媒体价值观的重要指标,而且也往往会受到受众的高度关注。因此,改进会议报道已成

2、为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共同心声。首先正确认识各种各样会议的积极意义。现在各种各样的会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除了众所周知的人大、政协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以外,诸如新闻发布会、劳模事迹报告会、动员会、现场会、汇报会、观摩会、座谈会、电视电话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庆典等等,几乎天天都有,形式繁多。在信息化的时代,会议新闻只有通过媒体甚至电视现场直播,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受众,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对此,必须正确看待会议。其积极意义体现在有价值的信息多:形形色色的会议,能够反映、透露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经过筛选,有的信

3、息可能就会成为一条大新闻;反映的热点问题多:开会,常常是为了解决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这些难题和热点问题,正是媒体所必须关注和要报道的,也是受众最需要了解的;新闻人物多:可以说,有些会议不是领导者,便是典型的人物,而恰恰这些人物不是带有向导性便是受众的楷模,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些海量的会议新闻,对媒体来说可能应接不暇,但也给记者提供了捕捉新闻的许多机会。如果我们的记者具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就会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各种各

4、样的会议成为丰富的新闻源。新闻媒体本身就担负着上传下达的任务,有责任贯彻重要会议精神。同时,各级党务、政务、军务活动报道,无论按新闻定义去套析,还是用新闻价值去辨析,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其次是掌握挖掘会议新闻的途径。主题选取。这是一种比较省事的方法,就是选取一个主题报道会议。他要求这个主题必须合乎会议的主旨,不能乱贴标签;必须是受众关心的话题;必须有新意。在此基础上,对那些主题十分明确和单一的会议,只要有新闻价值,可直接点题加以报道。对综合性会议和多主题的会议,有记者提炼出报到道的主题。会议的标题不能就

5、会议写会议,这样反而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可以抓住内容重点,改写会议标题。摘要播发:可根据其新闻价值和受众的需要来确定,既可全文播发,也可摘要播发,或者另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内容变通: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如果满篇都是空话套话,都是“认识”、'‘要求”,难免令人产生厌烦的心理。写会议新闻要善于把会议的内容“变通”为新闻信息,淡化说教味,增加信息量。特别是对于电视新闻的报道,不能把所有的画面都使用会议镜头,而是可以把相关内容的影像资料穿插于会议画面中,这样可能更有说服力、生动性。巧选

6、角度:要根据会议精神,从领导的一句讲话中或会上的花絮里,找出好的新闻角度和思路,找出新鲜材料。节外生枝:即记者抓住会议报道之外又与新闻有关的新闻,它常常是由于会议的采访者凭借新闻敏感的“意外”发现。不拘一格:新闻体裁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会议内容的不同特点,我们还可以用新闻的“十八般武艺”传播会议中的新信息。比如,会议侧记、会议花絮、人物专访、新闻评述、答记者问、现场报道、解释性与分析式报道等。摘要要点:我们有的记者总感到会上的东西都很重要,哪一项内容都不敢放弃,结果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常常被淹没在面面俱到中。

7、这就需要我们的记者,分清所开会议哪些具有广泛的普遍宣传意义,哪些只具有局部或行业的宣传意义,哪些是受众的关注点,哪些是少数群众的关注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不计其余,摘其要点,选择最优价值的东西予以报道。就会论会:无论什么样的回忆,都会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体现组织者的思路,反映领导者的作风。会风总与党风、民风紧密相连。因此,新闻记者可以就某种会议的本身写出新闻来。剥离分解:有人把会议报道看成是报道会议,开幕必“隆重”,闭幕必“圆满”,无论开幕还是闭幕,都得列人数、排名次、登讲话,报道内容照顾到方方

8、面面。对此可采用剥离分解法,从中分解剥离出一些政策信息、经济信息、新闻信息。至于会场内外同会议有关联的,哪怕是一个片段、一个侧记、一个趣闻、一个亮点,都可作为会议花絮来播发。同样也可为新闻生色、增光。挤出“泡沫”: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会议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了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什么人主持、什么人到会讲话,而且把讲话原封不动地搬上屏幕和版面,从认识到意义,从做法到体会,从存在的问题到解决的方法等等,使人看了犹如听了一场工作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